专业版 患者版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哈医大三院)始建于1972年,是黑龙江省唯一集肿瘤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占地面积20.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220张,年门诊量120万人次、出院17万人次、手术5.7万例。拥有57个临床科室、21个医技科室、15个教研室、7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以及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筛查肿瘤最专业...详情
医院概况

电话:0451-86298000

传真:0451-86663760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南岗区哈平路150号

历史沿革
交通指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电话:0451-86298000

传真:0451-86663760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南岗区哈平路150号

新闻头条
党建云平台
科研公告
工作流程
人事动态信息
人事规章制度
人事工作职责
历史搜索

扫描二维码关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给其他人

扫描二维码进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微信小程序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致敬医师节 | 哈医大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勇闯“生命禁区”成功切除复杂颅底肿瘤

作者:刘锐 刘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5-08-06    浏览次数:   

五年辗转多地、三次开颅手术,肿瘤仍在颅内持续生长。22 岁的小孙(化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慕名来到哈医大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面对这一棘手难题,该院梁鹏教授团队迎难而上,在其颅底“手术禁区”完成一场惊心动魄的“拆弹”行动,让这位年轻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挑战“禁区”

瘢痕、粘连与中枢肿瘤的博弈


小孙五年前被确诊为海绵窦区三叉神经鞘瘤。这颗肿瘤位置险恶,在控制面部感觉和咀嚼功能的三叉神经上生长,并已从颅中窝延伸至颅后窝,完全包裹海绵窦,侵袭到大脑的生命中枢——脑干区域。


五年来,小孙多地求医、三次手术,也未能根治肿瘤,并出现术后粘连和部分小脑组织缺失。致密的瘢痕组织、缺失的脑组织、重要神经血管被肿瘤包裹……复杂局面让再次手术的风险陡增,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永久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让许多医生望而却步。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梁鹏教授团队进行了缜密评估:堪称大脑“神经血管要塞”的海绵窦,内有主干血管颈内动脉及多条重要颅神经穿行。肿瘤侵犯此处,手术犹如在保护屏障内拆弹,稍有不慎即引发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或神经损伤。同时,肿瘤与脑干严重粘连,绝不容许损伤。


精准破局

创新入路与显微技术“双管齐下”


梁鹏教授团队精心制定了极具挑战性的手术方案。考虑到肿瘤骑跨颅中窝与颅后窝,前几次手术采用的不同入路均未能全切,团队此次大胆决定:仅通过幕上单一切口,利用一个手术通道同时切除侵犯幕上、幕下的肿瘤。


团队选择高难度的颞下Kawase入路,并沿患者原有手术切口进入。这不仅是为了减少新创伤,更是在瘢痕累累的“旧战场”开辟通路。梁鹏教授精准磨除了颅底关键骨性结构——Kawase三角,如同在神经血管密布的“雷区”中开辟一条安全通道,为深部肿瘤的显露和操作创造空间。


手术中险象环生。打开海绵窦切除肿瘤时,鲜血数次喷涌;分离与脑干粘连的肿瘤时,正常解剖结构已消失,团队仅能凭借丰富经验,沿粘连形成的细微膜性结构谨慎分离肿瘤边界。凭借精湛的医技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梁鹏教授团队最终将深藏于颅底、包裹在致密瘢痕中的复发肿瘤完整切除,海绵窦与脑干毫发无伤!


成功“拆弹”

术后恢复顺利,患者重展笑颜


术后小孙恢复良好,原有压迫症状显著缓解,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五年阴霾散去,他和家人脸上终于重现久违的笑容。

“此病例的复杂性在于多维度叠加:复发肿瘤、多次手术造成的严重粘连、重要解剖结构破坏、肿瘤侵犯生命中枢且累及颅中后窝。”梁鹏教授表示,“这要求术者具备扎实的颅底解剖知识、精湛的显微技术,更需迎难而上的勇气。”


颅底肿瘤位置深在,周围密布神经、血管及脑干,手术风险极高。一旦复发或累及广泛,处理极其棘手。梁鹏教授团队在复杂颅底肿瘤领域深耕多年,此次成功再次证明其技术实力,为众多辗转求医无门的患者点亮希望之光。这场在生命禁区完成的“拆弹”手术,不仅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重启键,更标志着医院颅底神经外科在挑战极限中又迈出坚实一步。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