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调查发现,有很多人头颈部附近会出现小肿块,但大部分人都会直接切掉了事。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我院放疗教研室主任徐向英教授提醒大家,颈部肿物手术不能掉以轻心,当病理结果明确诊断为恶性时,不能盲目地对颈部转移淋巴结进行单独的处置和治疗,而是应该通过全面检查来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切不可随意的切除或切检。
颈部包块应查找原因不能随意切除
2012年11月,42岁的李某无意间感觉吞咽不畅、并伴有异物感,自以为是慢性咽炎未予以重视。直到今年4月,突然发现右中颈长出一个鸡蛋黄大小的肿物,并且肿物越长越大,质地较硬,活动度差,触摸无压痛。李某随即来到当地医院的口腔科就诊,颈部CT检查显示右颈部有肿物,医院为其进行了右颈肿物及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转移性癌。这时,医生才想起来查找原发病灶。
几经辗转,李某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来到我院,我院放射治疗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徐向英教授接诊后,为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检查,考虑为头颈部原发的恶性肿瘤,进行颈部MRI检查,结果显示右颈淋巴结多发肿大,口咽后壁增厚。进行纤维喉咽镜检查示,右侧梨状窝可见隆起性肿物,依据病理诊断,李某所患为(下咽)鳞状细胞癌。目前,李某正在接受放射治疗。
身体异常包块应提高警惕严密观察
据我院放疗科徐向英主任介绍,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以颈部肿物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他们最常就诊的科室就是头颈科或五官科等。通常,就颈部肿物的性质而言,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而恶性病变中以颈部转移癌最多见。当患者以近期出现颈部淋巴结不明原因肿大,质硬,活动度差就诊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恶性肿瘤的可能,尤其是颈部转移癌的可能性,不应不做相关检查就切除取活检,甚至是仅仅切除肿物根本不做病理。而是应该通过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镜检查鼻咽、口腔、下咽,以及头颈部CT或MRI,必要时可做全身的PET-CT检查等积极寻找原发灶。当上述检查仍未能确诊原发灶时,可以通过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来判断颈部肿物的病理类型。尽量避免粗针或切开活检,这样不但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也可能影响或改变随后的治疗措施。
有资料显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前曾进行颈部肿块针吸、切取活检等可导致远处转移的危险, 降低生存率;另外还可能导致肿大淋巴结迅速增大。恶性肿瘤细胞常通过血行转移到其他的组织或器官,并在该处增殖生长,形成转移灶。有肿瘤转移的淋巴结进行针吸时肿瘤细胞脱落, 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随血液流动到达适合处, 即可繁殖增长,而形成远处转移, 最终导致治疗的失败。可见上述的病例中患者就诊后仅靠颈部CT或超声等结果就进行肿瘤的单纯手术切除的治疗是不规范的。
同为颈部淋巴结肿大,部位不同预示着不同的肿瘤
作为黑龙江省医学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及抗癌协会放疗分会的主任委员,徐向英主任特别强调:当病理结果明确诊断为恶性时,临床医生仍不能盲目地对颈部转移淋巴结进行单独的处置和治疗,而是应该通过全面检查来积极寻找原发病灶。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与原发病灶之间是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又存在着变数。比如:
1、颈部的耳后部位即上颈部的转移癌其原发灶多来源于鼻咽、口咽等头颈部的肿瘤,此时临床上应首先考虑是否有鼻咽癌的可能性,因鼻咽癌原发灶隐蔽,不容易发现,多数鼻咽癌患者往往以颈部淋巴结的无痛性肿大为唯一首发体征而就诊,但是却因为医生对肿瘤的认识不足,大多数医生仅仅是就颈部的包块进行处理或切除,甚至不做病理诊断。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而长时间误诊为淋巴结核、腮腺炎,导致误诊误治,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而影响病人的长期生存。
2、 中、下颈部的淋巴结转移癌的原发灶多位于喉咽部、甲状腺、肺、胃和食管等部分的恶性肿瘤。
3、 在锁骨上的淋巴结转移癌中,发生部位的不同也预示着不同的肿瘤。如左侧锁骨上的淋巴结转移,其原发病灶通常为消化道等腹腔器官转移癌,尤其以胃癌多见;如果右侧锁骨上的淋巴结转移则原发病灶多为肺癌、上段食管癌等胸腔器官的转移癌。因此,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淋巴结的转移部位及获取的病理类型,根据上述常见恶性肿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重点检查可能的原发病灶部位或器官。徐主任提醒大家,颈部淋巴结转移并不完全一定是遵循上述的规律,还应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综合考虑、分析。
因此,黑龙江省放疗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我院放疗一科的徐向英主任强调,对于以不明原因的颈部肿物就诊的患者,尤其是肿物质地坚硬,活动度差或固定,触摸时无压痛等,临床医生应首先考虑是否有恶性的可能,不可以随意的切除或切检。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细针穿刺活检取病理及PET-CT检查等查找原发病灶。如果病理证实为转移性癌,并经过全面检查仍未能找到原发灶时,则以颈部不明原因转移癌的治疗原则实施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是否应对颈部包块切除或切取病检,在临床中存有争议。活检能快速而准确的弄清颈部包块的性质,但切除的淋巴结存在肉眼看不见的被膜外转移,反而可能促进肿瘤的扩散、转移。许多学者认为当影像或细针穿刺可以明确颈部肿瘤性质后,不应再进行开放式活检,以免影响后续治疗。因此,作为临床医生,不能只凭经验对患者进行“治标不治本”的治疗,而是应基于完善的影像学检查、血液指标及病理等相关资料的结果才能做出规范的治疗措施;另外,还应加强基层及综合医院的临床医生对颈部不明原因的肿大淋巴结切取活检危险性的认识, 临床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应尽量寻找原发灶, 以减少远处转移可能,,达到提高生存率的目的。

徐向英介绍
1984年毕业于哈医大医疗系,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教研室主任兼放疗一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省级重点学科肿瘤放射治疗学科带头人。日本医科大学放射医学博士学位,哈医大肿瘤学博士后。
一、留学经历
1989年5日本金泽大学癌研究所研究员;
1995年7月-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客座教授;
1996年7月-2002年3月,日本医科大学客员研究员,大学院临床放射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4年5月出访日本医科大学;
2011年1月访问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肿瘤中心。
二、学术及社会兼职:
1、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 常务委员
2、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3、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
4、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5、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专家
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 评审专家
7、黑龙江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 主任委员
8、黑龙江省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9、黑龙江省放疗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主任
10、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11、黑龙江省抗癌协会 理事
12、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13、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14、黑龙江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15、黑龙江省女医师协会 常务理事
16、卫生部规划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 主编
17、《实用肿瘤学杂志》 编委
18、《黑龙江医学》 编委
19、《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编委
20、《中华放射与防护杂志》 编委
21、《医学参考报》肿瘤放射治疗频道 编委
2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级医疗事故 鉴定专家
23、黑龙江省委干部保健局 专家
24、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华侨侨眷理事会 副会长
25、黑龙江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 副秘书长
26、哈尔滨市侨联 常务委员
27、哈尔滨市侨联青年委员会 副会长
28、哈尔滨市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 理事
三、专业特长:
自1984年起从事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掌握最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和肿瘤影像诊断技术。对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放疗及综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对肺癌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组织学及预后的研究、肺癌不同分割方式的三维放射治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和弧形调强放疗等精确放化综合治疗及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临床工作中重视肿瘤的规范化治疗,真诚的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的、科学的、经济的治疗。
四、科研及获奖:
承担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市科技局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省教育厅等各类各级课题十余项。获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年会及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学术大会等学会优秀论文奖5次;省卫生厅优秀归国人员科技进步奖,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奖14项、黑龙江省“三育人”标兵、哈医大首届精品课程、优秀教师、 “巾帼楷模”、“医德医风先进个人”、 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哈医大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