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19个省市及中央部委新一轮援疆工作迅速铺开,其声势之浩大,规模之空前,史无前例。为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贯彻执行中央对口支援新疆的工作部署,我主动请缨报名参加黑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活动,并且有幸成为黑龙江省第一批援疆医疗队队员,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参与了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在此我要感谢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医大附属第三医院的各位领导给我这样一个难得的的机会。一年援疆工作生活,给了我了解边疆、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的机会;给了我锻炼能力、提升水平、积累资源的平台;给了我磨砺身体、彻悟深省、知足感恩的心态。
带着向往和憧憬,来到神秘而又遥远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开始了新的工作生活。自从来到新疆以后,我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不适:生活方面,空气干燥,时差2-3个小时,工作和休息时间不习惯;饮食清真,而且午、晚餐间隔时间长。工作方面,需要和新的同事、思维、信仰不同的病人接触,性格秉性的不一,认知事物的差别,语言交流的障碍。特别是心理情感方面,离家万里,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工作之余,夜深人静的时候,难免思念家里的亲人和朋友的孤单和寂寞。这是一段艰辛的日子,但我有充分的信念熬过去:我有组织的重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领导的期望,有领导、同事的关心和支持,有家人、朋友的理解和帮助,有病人及家属的需求,有国家政策的保证。我更有个人的抱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个人的远大抱负融入祖国的需要之中,坚守和奉献就是我的信念。按照省委省政府,黑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的要求,在内地和边疆领导的支持下,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自己的技术特长及专业特点出发,同时结合对口支援单位(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外二科)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工作,赢得了病人、家属、同事的信赖和赞誉。
按照医院的工作安排,我在被任命为外二科副主任。地区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共有三百七十多床位。科内医生少,而且年轻医生比较多,高年资医生比较少。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同时承担科里的二线值班任务。平时承担一定的病房临床工作(只要是涉及骨及软组织肿瘤方面的工作,都由我来承担),在一年的时间里主持查房五十余次,诊治病人千余人次,会诊疑难病例二百余例;主刀手术骨及软组织肿瘤病人百余例,诊断及治疗阿勒泰地区首例神经纤维瘤病, 并在十六医院会诊手术一例软组织肉瘤(阿勒泰地区首例透明细胞肉瘤),诊断多发骨髓瘤三例,诊断成骨不全(脆骨症)四例,获得病人及同行的认可。阿勒泰地区首次开展多发骨髓瘤的MP方案及M2方案化疗,取得很好的疗效;开展了双磷酸盐在骨质疏松症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病人的临床症状。同时承担专家门诊工作,每周专家门诊两次,共诊治病人千余人次。在科内主持讲座五十余次,就骨科系统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骨及软组织肿瘤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培训,特别是在骨及软组织肿瘤方面加强培训,使得我科医生的水平取得很大提升,给阿勒泰地区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在进行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地委及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地委和医院组织的健身徒步大赛;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义诊活动多次,义诊及咨询病人五百余人次;参加地委组织部组织的援疆干部边疆行一次,深入地了解边疆战士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也深入地了解了边疆的建设情况,加深了对边疆的了解和热爱。参与电视采访四次,扩大了黑龙江省援疆工作的影响;在援疆一年期间参与无偿献血两次,献血800ml。
一年的医疗援疆工作虽然短暂,但却与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外二科的同事,是他们的热情、真诚、善良和纯朴,让我在离家万里的阿勒泰地区感到家的温暖,同时为我的工作提供很好平台和帮助,使我顺利完成援疆医疗工作任务。一年援疆的工作即将完成,可是援疆的事业已经成为我终生的使命!回去哈尔滨市之后,我一定继续当好新疆、阿勒泰的宣传员、联络员,援疆的这份情,在北疆,在阿勒泰,终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