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受助者的需要(福利院小朋友一般为5-14岁)
3-6岁特征:主动与内疚
积极去支持小孩从事的智力活动,赞扬与鼓励为主,少一点批评
6-12岁 特征:勤奋与卑逊.
主要影响对象由父母过渡至同伴、朋友与学校、老师,如果缺少自信,容易产生自卑感。
12-18岁特征:认同角色混乱
“自我同一感”开始建立;充满焦虑与不安,多方面的影响综合;
容易认同的同时,也容易反叛;需要记住的:给他最好的,不如给他最需要的
需要的类型:
1)、社会需要:(福利院/康复中心)封闭、单一的环境,因此,集体活动变得很需要。
2)、家庭需要:(服务对象多以单亲、孤儿为主)同时,志愿者很多本身是独生子女,作为一个团队的志愿活动,本身是一个个体成长的过程(受益者身份
2、引起共鸣
打开小孩心扉,寻找共同话题,拉近彼此距离。
童年:志愿者首先要尝试打开你自己的心扉,试着回顾你的童年
需要记住的:一般地,小孩是很容易满足的。
3、关爱与责任
怎样去表达你的爱,需要你付出时间与精力,去持续你的志愿者活动.----付出建立信任、促进了解,需要时间。
责任:你不需要带着很多的激情去开展志愿者工作,平静的心态更值得提倡。
坚持很重要,有时,中断会给服务对象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