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就是心系群众、情牵人民,就是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为群众负责、为群众谋利、为群众工作。是不是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这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对群众负责程度的标志。是不是踏踏实实为群众工作,是丈量一个领导干部事业大小的尺度。
常想起沂蒙山区,这个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的革命老区。在战争纷飞的年代,沂蒙男儿推着独轮车,带着煎饼大葱支援前线。沂蒙红嫂做军鞋、碾军粮、抬担架、救伤员,甚至用乳汁救治伤病员。“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历史给人启迪,正是在干部与群众之间建立起鱼水关系,才凝聚起解放全中国的磅礴力量,这一点在当今中国仍然具有警示意义。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反观当下,有的领导干部或是享乐主义 突出,奢靡之风严重;或是热衷于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凡此种种,无不是宗旨意识淡薄、群众情怀冷漠,任由此风蔓延,势必脱离群众,失去执政的根基与血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中央领导同志在部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调,党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群众情结,这就需要树立权为民用的权力观。权,本来就应该为民所用,不是为干部自己而配备的。不为群众做工作,再忙也是瞎折腾;不围绕群众做工作,再累也是白忙活。权为己用一时风光,却是贪污犯罪的温床,领导干部从一个级别提拔到更高级别,应该始终坚持权为民用。
群众是天,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是地,群众是我们生存的土壤和根基。群众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把群众放在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不会为了一时政绩折腾群众、损害群众、劳民伤财,就会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决策的最高标准。在心里打上群众情结这个“死结”,既不因岗位的调整而松动,也不因职务的升迁而减弱,更不因年龄的增长而消退,与工作生涯共始终,领导干部就会在群众心里扎下根去。
作为医院后勤人员,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热忱服务医护人员,做到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胜利。
一、 坚持求真务实
习总书记指出,"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履行好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讲实话,察实情。我们要深入到医护人员中去,了解医护人员的所思所盼,实事求是的反映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要认真查找和整改自己在群众观念、立场、感情、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确实转变作风,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二要出实招、办实事。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的后勤事情就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它们看上去琐碎,却是关系到病人的大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关心解决这些"琐碎"的事情。三要见成果,求实效。我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群众得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经验我们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查,切实把党的各项便民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到位,并注重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使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坚持勤政为民
要深怀爱民之情,做到爱民而不扰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
我们后勤作为医院的保障部门,更要时时刻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始终把保障民生、实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医护人员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用水、用电、就餐、住宿、交通、维修、环境卫生等问题入手,通过贯彻落实好上级的政策,切实关心医护人员的疾苦,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把工作做细、做好、做实。
三、坚持廉洁奉公
清廉,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做到心不贪、手不长、嘴不馋,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清廉是一种思想作风、人格力量,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