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我院宣传部联合《黑龙江晨报》开展“创城”大型公益活动“红灯记”,当天,由我院组织部组织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走上街头,身穿反光马夹,配备警用口哨,佩戴印有“拒绝中国式过马路” 字样的绶带和“哈医大三院志愿者”字样的红色背心,成为劝阻“中国式过马路”的志愿者,与交警一起站岗,引导市民文明过马路,成为哈尔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7时许,我院志愿者早早地就站在和平路与民生路街口疏导着行人按信号灯横过马路,个别想违章通行的行人、骑车人被劝住停在路边,这里的交通变得顺畅了不少。
我院志愿者何雪琳说:“大家都希望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为社会做点贡献。”说话间,一名颤颤巍巍的老大娘正要闯灯过道,何雪琳赶紧走上前扶住她,把她劝了回来。这位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她腿脚不好。何雪琳忙说:“腿脚不好更要注意安全,一会儿我扶您过去。”
志愿者王金海所在的路口人流最密集,除了急匆匆赶路的行人,还有很多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王金海双臂一张,做出阻止的姿势,竟然没有一个闯灯的,放下双臂王金海咧嘴笑开了,“咱是医院管后勤的,对于基层劳动人民最有亲和力,咧嘴一笑不用开腔就算半个熟人了”。
此次由《黑龙江晨报》发起的大型公益行动“红灯记”,是组织万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到主要街路、商业区附近、小学校附近,劝阻行人不要闯红灯、横穿马路等,为我市交通状况的改善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贡献。
当天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一致认为哈尔滨市民的素质越来越高了,闯灯的人越来越少了,从前上街劝阻要费很多口舌,有时候还会挨骂,如今容易多了。“中国式过马路”会慢慢成为过去式。这需要一个过程,或许会很艰难,但是只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才会有希望。我院经常会开展社区义诊、企事业讲座等活动,多年来,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让数以万计的龙江百姓受益,更成为医院传播健康文化的重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