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哈医大三院)始建于1972年,是黑龙江省唯一集肿瘤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占地面积20.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220张,年门诊量120万人次、出院17万人次、手术5.7万例。拥有57个临床科室、21个医技科室、15个教研室、7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以及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筛查肿瘤最专业...详情
医院概况

电话:0451-86298000

传真:0451-86663760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南岗区哈平路150号

历史沿革
交通指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电话:0451-86298000

传真:0451-86663760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南岗区哈平路150号

新闻头条
党建云平台
科研公告
工作流程
人事动态信息
人事规章制度
人事工作职责
历史搜索

扫描二维码关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给其他人

扫描二维码进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微信小程序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工作 > 正文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介

作者:中国农工民主党   来源:   发表时间 :2010-03-25    浏览次数: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成立于一九三○年八月,曾几经更名,是目前八个民主党派中成立较早的。主要创始人有: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彭泽民等。一九二七年五月,著名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鉴于当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已决意背叛革命,为了贯彻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酝酿组织新的政党,一九三○年八月九日,他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一九三一年十一月,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

  一九三五年,该党率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于同年十一月十日在九龙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推选黄琪翔为总书记。会后,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推动抗日而努力。一九四一年三月,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其主要领导人担任民盟重要领导职务。一九四七年二月,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选举章伯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彭泽民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一九四八年五月,响应中共关于召开新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翌年九月,农工党的代表章伯钧、彭泽民、郭冠杰等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其主要领导人在政府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如章伯钧任交通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该党先后以《共同纲领》、《政协章程总纲》为政治纲领,制定了接受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

  进入新时期以来,该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积极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对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和振兴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协助中共和政府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深入贫困地区为当地的经济开发出谋献策,开展咨询服务,举办业余教育,组织智力支边等,为促进改革开放,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工党的发展范围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和有一定代表性人士为主。农工党目前在除台湾、西藏外的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有党员70657人。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彭泽民、季方、周谷城、卢嘉锡;现任名誉主席为卢嘉锡,主席为蒋正华。中央机关刊物是《前进论坛》。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