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被增补为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他就是年仅36岁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的王宽副教授。德才兼备、内外兼修是他努力的方向;专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是他努力的动力。
王宽教授在胃癌治疗专业技术上,主张科研思维主导临床工作,在努力提高病患生存率的同时,提出尽可能改善病患生存状况的理念,总结新疗法、新术式经验,同时自主创新多种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术式,如:保留贲门的近端胃癌根治术、保留神经的远端胃癌根治术、环状襻式单通道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极低位十二指肠残端闭合技术等,收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多次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和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励;健康报、健康时报、中国医药报、中国中医药报、家庭保健报、生活报、黑龙江经济报、黑龙江晨报、医院报等多家报刊及网站中予以报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从事临床工作10年无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
在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及技术支持上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友俱乐部创办人之一,作为非营利组织面向广大黑龙江省胃癌病友,开展各项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活动,倡导医学新模式、传播健康新概念,使广大胃癌患者在出院后仍能不断的紧跟世界胃癌治疗的新进展、新方法、新趋势;并通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网站开辟胃友俱乐部论坛,担任版主,直接为患友解答实际问题,让胃癌患者感受群体抗癌的时代,相互交流与癌症斗争中的体会与经验,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走向康复。
在教书育人方面,每学期担任本专科外科学教学工作,忠于教材,但不满足于教材的信息含量,尽量结合海外进展及海外教科书,尽他最大努力不误人子弟,积极支持外语教学。参编全国高校研究生参编教材《肿瘤学》,指导硕士研究生及部分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工作。
在科研方面,他坚决不撰写垃圾文章,宁缺毋滥,恪守科研工作者应守之公德,实际行动维护研究领域的圣洁。力争成为真正有价值新技术推广的倡导者,对肿瘤治疗新技术的开展怀有高度热情,目前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和分子生物学治疗,如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小片段RNAi干扰技术治疗胃癌。
王宽教授是抗癌领域的杰出人才,是我院和我国胃癌研究和诊疗发展的主力军。他曾说他一生坚信一个字——“勤”,在医学这条路上他也正以勤奋的汗水不断地证明了自己,并以扎实的脚印一步一步迈向医学事业的高峰。
简历
姓名:王宽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年10月31日
民族:汉
婚姻:已
籍贯:吉林省扶余县
学习工作简历
1992.9—1997.7 佳木斯医学院 临床医疗专业 学士学位 学生
1997.9—2000.7 哈尔滨医科大学 外科学专业 硕士学位 学生
2000.7—2003.9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腹外科 住院医师 助教
2001.9—2004.7 哈尔滨医科大学 肿瘤学专业 博士学位
2003.9—2005.9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腹外科 主治医师 讲师2004.9—2005.10 美国Baylor医学院儿童医院儿外科癌症中心 博士后 出站
2004.9—2006.11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学博士后工作站 博士后 出站
2005.9—至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2006.9—至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胃肠外科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8.5—至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
2008.11—至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腹外科 党支部书记
学术任职
2008年被聘为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 理事;
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近期发表文章7篇,其中SCI收录4篇:
1、 Study on peptide nucleic acids arrest the growth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SGC7901,《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4,117(4):566-570,第一作者。
2、 The study of influence of PS-ODN o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growth and telomerase activity,《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2004,Dec,10(23):3455-3458,第二作者。
3、 MKP-8, a novel MAPK phosphatase that inhibits P38 kinase. Biochem Biophys Ros Commum. 2005 May,330(2):511-518,第三作者。
4、 MEKK3 amplification i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 is important for proliferation. Texas Children’s cancer center & Hematology Service Research Retreat. 2005,第一作者。
5、 The use of fullerene substituted phenylalanine amino acid as a passport for peptides through cell membranes. Org. Biomol. Chem, 2007, 5, 260–266,第二作者。
6、 保留贲门的近端胃癌根治术新术式探讨(附16 例报告),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Dec, Vol . 41 ,No. 6,596-598。第一作者。
7、 早期胃癌及其术中淋巴结清扫,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年11月第27卷,859-861,第二作者(通讯作者)。
8、 EMT-induction and apoptosis protection by TWIST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Anatomical record,2008。并列第一作者。
参编全国发行外科手术教学音像制品5部:
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实用医学音像出版社
(ISRC CN-D02-01-0006-0/V.R) 2003年 副主编
2、 《远端胃癌根治术》 实用医学音像出版社
(ISRC CN-D02-01-0008-0/V.R) 2003年 副主编
3、 《胃部分切除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RC CN-M22-03-0105-0/V.R)2004年 副主编
4、 《胃下部癌根治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RC CN-M22-07-0008-0/V.R)2006年 副主编
5、 《胃癌根治2式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出版中 副主编
奖励与课题:
1999年哈医大医疗新技术三等奖《端粒酶活性检测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意义》;
2002年哈医大医疗新技术三等奖《胃起搏器的临床应用12例》;
2003年度 哈医大三院优秀教师;
2003年中华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第八名)
2005年哈医大优秀博士生论文奖;
2005年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诊断标记的研究》;(2005-035-9)
2006年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胃肠癌中以端粒酶为靶点的治疗研究》;(2006-034-2)
2006年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胃肠癌中以端粒酶为靶点的治疗研究》;(2006-105-2)
2007年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二等奖,《保留迷走神经的远端胃癌根治术》;(黑卫医证新字2007086)
2007年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二等奖,《保留贲门的近端胃癌根治术》;(黑卫医证新字2007088)
2008年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一等奖,《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新方法—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术》;(黑卫医证新字2008-147-1)
2008年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二等奖,《极低位十二指肠断端闭合技术》;(黑卫医证新字2008-148-1)
在研《PNA限制端粒复制从而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在体实验研究》 负责人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3AA9CS188-2),3.5万元;
2007获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课题《一个新的双特异性磷酸酶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对胃癌细胞系作用机制的研究》,(LRB04-232),2007.10-2009.10,5万元;
2008完成黑龙江省科委攻关课题一项,《肽核酸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生长的研究》经鉴定为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2008-0241)
2008年获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科学基金一项,《双特异性磷酸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负向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LC08C04),2009-2011,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