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视明星梅艳芳的香消玉陨,冲击了“能吃能喝就没病”的女性健康观念。不少的妇科疾病,包括癌症早期可能是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的。“福兮祸所伏”。如果病人自己觉得不舒服或身体表现出症状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所以女性一定要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北京千福健康体检中心专家提醒您:职业女姓更应该定期进行妇科体检。
妇科检查是很普通的检查,它的作用是对一些妇科疾病的早期预防以及早期治疗。首先医生会看外阴有无肿瘤、白斑、炎症、尖锐湿疣之类。其次是阴道检查,看看有无畸形、炎症、白带异常。宫颈检查要看一看有没有各种宫颈炎症,如宫颈糜烂、息肉、那氏腺(根据宫颈腺的发现者命名)囊肿等。常规妇科体检做宫颈刮片或TCT检查,也就是防癌普查。最常用宫颈细胞学检查称为巴氏涂片检查,这是以其发明者巴帕尼古拉的名字命名的。以罗马数字表示分级:Ⅰ级为阴性,Ⅱ级为炎症性改变,Ⅲ级为可疑,Ⅳ级以上为阳性。TCT检查是膜式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Thin Cytology Test)的英文缩写,采用过滤膜的核心技术和微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制成细胞膜片,更便于病理检查。
此外,妇科检查还包括触摸检查子宫的大小、形态以及子宫的位置是否正常,卵巢是否有包块等。妇科B超亦为发现盆腔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系列的检查都是常规检查,没有什么痛苦,也不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伤害。女性朋友们完全不必要因为恐惧、羞怯等心理而放弃检查。
我国传统医学中就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说法,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在疾病发生以后,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转变。在妇科也是这样,而妇科检查就是治“未病”有效手段。其真正意义是查出没有感觉但已经发生的疾病,从而做到早期治疗,将疾病导致的损害降至最低。
另外,了解一些妇科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则更有助于一些疾病的早期发现。体检中发现了宫颈糜烂,应采用合适的方法积极治疗,每年做宫颈细胞学检查。
阴 道 炎
根据致病菌株可分为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衣原体、支原体性等类型。霉菌性阴道炎大多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阴道感染。当从外界感染白色念珠菌或当阴道内糖原增多,酸性增强时,阴道内白色念珠菌繁殖引起炎症,常见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应用雌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滴虫性阴道炎是由于滴虫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患了阴道炎可有阴部瘙痒、不适和白带量、色、味的改变,由于可通过性生活传播,所以需夫妻双方同时治疗,且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注意外阴、阴道清洁卫生。
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变。与分娩或流产时的损伤,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及不卫生的性生活
有关。外观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
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将宫颈糜烂分为轻(Ⅰ度)、中(Ⅱ度)和重度(Ⅲ度)。糜烂面积不足宫颈面积1/3属于轻度糜烂,占1/3—2/3属于中度糜烂,超过2/3称为重度糜烂。根据糜烂的深浅程度还可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3型。在炎症初期,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称为单纯性糜烂;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而呈颗粒状,称为颗粒型糜烂;当间质增生显著,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而呈乳突状,称为乳突型糜烂。
患了宫颈糜烂,主要的不适就是白带增多,可呈乳白色粘液状,或呈淡黄色脓性;当炎症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坠痛;粘稠脓性的白带不利于精子穿过,可造成不孕。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宫颈糜烂与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有一定关系,而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因此认为,宫颈糜烂应予积极治疗。
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有阴道用药与物理方法。阴道用药多为中药或中药与抗生素的混合制剂,多具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活血生肌等作用,且无创伤、用药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尤其适用于轻度宫颈糜烂患者,但对中、重度宫颈糜烂,还是建议使用物理方法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慢性宫颈炎
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那氏腺囊肿均是慢性宫颈炎的表现。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使颈管粘膜局部增生,逐渐向外口突出即形成息肉;子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就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在宫颈糜烂愈合的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深入腺管,将腺管口堵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就形成那氏腺囊肿。患了慢性宫颈炎后可有白带增多、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等。宫颈息肉、宫颈那氏腺囊肿均可在月经干净3-7天于妇科治疗。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确切的发病因素尚不明了,但一些根据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而分为3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粘膜下肌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若出现症状则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有无变性等关系密切。可有月经改变,腹部肿块,腰酸、下腹坠胀、腹痛,白带增多,不孕,继发性贫血等症状,肌瘤大时还可有尿频、便秘等压迫症状。
若肌瘤小且无症状,一般不需治疗;凡肌瘤在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不明显或较轻,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予以药物对症治疗;若肌瘤大于3月妊娠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以致继发贫血者,常需手术治疗。
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患者多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其发病机理虽尚未完全阐明。但一般认为它是某些因素如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的创伤、炎症或持续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等时,子宫内膜基底层直接向肌层的浸润造成。另外,子宫腺肌病有一种特殊病理表现,少数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中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类似肌壁间肌瘤,为子宫腺肌瘤。子宫腺肌病30%患者无任何症状。典型症状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继发性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子宫增大。若症状明显可行全子宫切除术。若给予消炎痛对症治疗症状可缓解,则采取保守治疗。
子宫内膜炎
多为产后或流产后所感染,宫内避孕器,经期卫生不良等逆行性感染引起,可有下腹部坠胀疼痛,急性期有发热,可予以妇科消炎治疗。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又名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小叶增生或纤维囊性乳房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多发病,好发于30-50岁。主要发病原因与卵巢功能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有关。主要表现为月经前乳房胀痛,乳房内多个大小不一、圆形、质地较硬的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皮肤和胸肌筋膜无粘连,因此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5%的病人乳头有溢液,为少量黄绿色、棕色或无色液体,偶尔可见血性液体。文献报道有不同程度的恶性病变可能,因此,应严密观察,积极治疗。特别是有家族乳腺癌发病史者,更应定期就诊复查,可采用传统的中医药物治疗,如逍遥丸、百消丹等。配以服用维生素E也是有益的。必要时应进一步放射线摄影检查确诊,防患于未然。
乳房肿瘤
乳房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主要的有纤维腺瘤(占乳房肿瘤的10%)、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恶变率为6-8%,应早期手术切除)。恶性包括乳癌(占乳房肿瘤的80%)、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