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今天,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从细胞受体和增殖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发明了针对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为靶点的治疗手段,称之为“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和淋巴瘤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主要包括某些特定细胞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等等。其共同特点是:具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具调节作用和细胞稳定性作用;与常规化疗、放疗合用有更好的效果等等。
一、淋巴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淋巴瘤靶向治疗是目前淋巴瘤治疗研究热点,已逐步成为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方法,使淋巴瘤的治愈率提高到更高水平。
CD20抗原是B细胞淋巴瘤良好的免疫治疗靶点,存在于恶性B细胞和成熟的B淋巴细胞。一旦抗原抗体结合,抗原不会出现明显的脱落、内在化或调节。利妥西单抗(美罗华)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并且是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它可以和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导致B细胞溶解,从而抑制B细胞增殖,诱导B细胞凋亡,提高淋巴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和常规化疗并用,有效率可达90%以上。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只有轻微的生物治疗反应。
除此之外, CD22单抗、CD52单抗、CD30单抗等许多单抗正在或已完成临床试验,有希望引领未来治疗的潮流。
二、其他恶性血液病的分子靶向治疗
甲磺酸伊马替尼在体内外均可在细胞水平上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能选择性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系细胞,如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抑制其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硼替佐米(万珂)是哺乳动物细胞中26S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的可逆抑制剂。这种作用可以使硼替佐米能够延迟以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为主的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
此外,还有值得期待的CD33单抗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白血病等等,所有这些分子靶向治疗都将带给血液淋巴系统恶性疾病患者更加光明的康复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