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平凡的医生,没有豪言壮语,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激励着科室的每一名医务人员;他没有高大的体魄,却时刻冲在抢救生命第一线;他以精湛医术与尽职尽责的态度,成为患者眼中最值得托付的好医生,他就是哈医大肿瘤医院胸外科党支部书记、胸外科肺部三病房负责人王俊丰。
妙手仁心,用精湛医术守护百姓健康
做医生,一定要有情怀。“让更多癌症患者活下来,开启新的人生。”这就是王俊丰的医者情怀。为此,他一直致力于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的精准诊疗,同时不断挑战各种高难手术。他每年的手术量高达近千例,以精湛的医术,使无数急危重症患者获得了新生。
对于健康的身体来说,“呼吸”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肺癌中晚期的患者来说却并非如此。62岁的刘先生来到哈医大肿瘤医院时,肺部肿瘤严重侵犯气管,仅有一个小缝隙可以呼吸,他日夜被剧烈咳嗽折磨,随时可能窒息死亡。他唯一的生机,就是进行手术,然而肿瘤累及多根重要血管,像藤条一样紧紧地包绕着肿瘤,手术就像是扫雷,既要一厘不差地取出肿瘤,又不能碰坏周围的血管丛。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令许多医院望而却步,但王俊丰却丝毫没有犹豫,迅速制定了手术计划并实施手术,以精湛技艺和稳定心态,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成功完成手术。出院时,刘先生激动地说:“谢谢王医生,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2024年,王俊丰更是挑战高龄手术的极限,成功为一位90岁高龄的老奶奶进行了肺癌单孔微创手术。在许多医生因高龄风险而犹豫不决时,他坚信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根治效果,并强调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即使是高龄患者也能安全接受手术并快速康复。
从医二十八年,从门诊到病房,从白天到黑夜,王俊丰给无数生命带来希望。节假日对他而言,只是日历上平淡无奇的数字,“白加黑”“6+1”的连续工作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无论是本科室还是其他科室遇到紧急状况,王俊丰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用机智与专业化解危机,同事都称他为“拼命三郎”“救火队长”。
步履不停,精益求精探索克“敌”之道
“选择了从医,就选择了终身学习。”王俊丰深知,医学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勇攀技术高峰,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为此,他扎根一门而不悔,择居一隅而不躁,用无数个日夜探索克“敌”之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王俊丰积极地开展微创、高效的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有效提升了肺癌诊断及分期准确性,为患者带来了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他精通的肺癌手术中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单孔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作为科室负责人,王俊丰不但注重提升自我技艺,而且十分重视团队的发展,2023年末,他带领科室党员干部赴广州学习先进的无管化(Tubeless)联合单孔胸腔镜技术。传统手术往往需要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稳定,但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这项技术采用非插管的方式,保留患者自主呼吸,仅用面罩吸氧,减少了因插管引起的气道损伤和肺部感染的风险,同时在切口微创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整体微创,加快患者恢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学成归来后,他带领团队在省内率先开展这先进技术,为更多患者解决病痛,实现快速康复,极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风雨化虹,不负韶华。作为一名对医学充满激情的探险家,他以肿瘤免疫蛋白研究、肺癌信号传导和转移机制为主要研究领域,为学术界带来了创新的突破和深刻的启示。此外,他还致力于协助省内多家医院建立和发展胸外科,为黑龙江省胸外科事业的进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协助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四项,负责了多项黑龙江省教育厅和黑龙江省卫生厅课题,获得黑龙江省级、厅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各一项,以及黑龙江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奖多项。他参与编辑了国家卫生部和科技部著作两部,发表了20余篇高影响因子的SCI文章,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9.0。2013年,他在美国南加州大学XiaoJiangChen生物实验室进行了肿瘤相关蛋白结构和功能测定的研究,并参与了APOBEC蛋白结构测定和功能研究,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是首次发现,他也因此获得了业界专家的广泛赞誉。
身着白衣,心怀锦缎。王俊丰说,每当看到患者眼里闪过希望的“光”,看到他们出院时幸福的笑容,他都会感到由衷地满足和欣慰。正是那道光,源源不断地给予他向前向上的动力,让他在保卫龙江百姓健康的道路上,不断呵护患者“肺”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