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学习密不可分。习主席近来的一次讲话中提到:“今天谁把学习当第一,未来就一定行业第一!”医政司郭燕红老师在书《序》中也两次提到了学习:一方面是护理人员对自身专业内涵与功能任务的认识,认识的完整性、深刻性决定了护士在工作实践中的自觉性、自律性及不断学习成长的延伸性;二是护理管理者在专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领导力,及学习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的能力。要想我们的护理事业做优、做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思索、实践、改进、完善,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当好科室文化的建设者,护理工作的引领者。
提到优质护理工作的连锁反应是“人文关怀”。那么,“人文”只是对患者的人文吗?在团队建设中就不需要人文吗?以下是我读了《唤醒护理》后的一点感受与感悟。
一、护士的人文关怀
有位员工曾这样说过:一个科室就像一块土地,管理者就像这块土地的灌溉者,如果管理者只是强调制度、分配任务,就像对这片土地猛施化肥一样,可能显性业绩很好,但人心已冷、不安心于工作或应付了事;如果管理者用心、用情、深入人心地去贯彻制度,即使遇到困难大家都会不离不弃。佛法上的“给与施”讲究的是你有一缸水才能给别人一桶,你有一桶水才能给别人一瓢,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传播爱、施予爱,员工得不到呵护和关爱,又怎么能对患者给予关爱呢,又何谈人性化的优质护理?
护理部成立的心理护理小组,第一期开课是从护士长开始的。在活动中护士长们相互倾诉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释放心理压力,舒缓紧张情绪,每次上课都像是充电的过程,承载着满满的爱、带着富饶的正能量传递给自己的团队成员,让护士们在护理团队中获得爱、汇集爱、传播爱,在岗位上将温暖传递给患者。当我们营养饮食小组成立时,主任也再三强调,要关注护理工作强度大这一现状,尤其要针对值夜班的护士、年轻的护士妈妈、中年护士等不同年龄段的护理姐妹,制定相应的食谱,既要简单易学又要科学规范,甚至为了解决护士妈妈们的后顾之忧,在小组计划中还添加了中考、高考孩子的营养食谱。
作为护士长,我们既是被领导者,也是领导者。深刻地感受一下领导赋予我们的,就不难知道该如何灌溉我们负责的那片土地了!
二、患者的人文关怀
书中在“以人为本”的专业服务中尊重患者隐私方面,提到了患者手术台上的身体暴露,我联想到的是我们在对手术病人进行运送时,有些大手术术后的患者下台后身体裸露部分较大,我们的护士在与病房护士交接时要检查各种管路情况、皮肤情况等等,这样势必会暴露患者,我们是否关注到这样的问题呢?女患者术后回病房进行搬运时,患者身体暴露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
记得曾经听手术室护士长讲过这样一个令她记忆犹新的画面:一位母亲下台后,女儿流着眼泪一把将母亲冰冷的双脚抱在怀里。护士长说:患者家属看不到术中的情况,唯能感受到的就是术后见到亲人的那一瞬间。所以在培训手术组助理护士的时候,我们将“被子完全覆盖身体,不得有外露部分”写进流程里,将“别怕,我们会一直陪着你”写进了《手术患者接送服务用语》中。
三、年轻护士的认知
时代呼唤护理变革,到底如何实施人文护理?“只有服务不流于形式,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当患者或家属来到医院这个陌生又让人忐忑的地方,最需要的是什么?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片段,“我在这家医院工作4年,每次路过门诊都看到他。他是黑人,个头比我高出一倍,腰上别着警棍、手枪和步话机(医院警卫兼导诊)。”想象之中,这样一个形象的人,一定会让患者或家属望而生畏,但我们错了。笔者这样描述他,“他总是迎上前去,主动询问患者或家属的需要,而且他的行为有两个特点:一是动作非常轻柔,宽大的手掌搀扶病人时给人一种安全感;二是总跟患者和家属有说有笑,让人摆脱压抑。”是的,患者需要的正是亲切、放松、安慰、安全感……
当然,让患者满意,只有态度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能力。“技术不行可以练,能力不足可以培养,但态度不行是个大问题。”目标和方向已定,实现的距离还会远吗?我的回答是“不远,就在我们身边。”科室有一名轮科护士,她的出科演讲题目是《导诊——医院第一站》,在演讲过程中,她就外科导诊台工作中涉及的解答内容,按照功能、地点、方位进行排序,让一些没有做过导诊工作的人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她的最后一句话是“无论什么岗位,时刻保持工作角色,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听课的姐妹对此予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她用心总结的回报,也是唤起大家心底感动的回响,我坚信同事们的掌声也会激励这位护士更自信、更有价值感地面对未来的护理工作。
在书的最后部分有这样一句话“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必须从人本位整体护理做起……通过职业生涯的规划来引导护士不断去自我提升。”《唤醒护理》之前,请先唤醒爱的火种,护士需要我们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激励,去帮助她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吧,让她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我坚信,在我院护理队伍的这片沃土上的每一颗种子都能茁壮成长,她们会用累累硕果替我们回答“时间都去哪了”,让我们用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团队精神奏响“优质护理”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