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的疗效取决于放射敏感性,不同组织器官以及各种肿瘤组织在受到照射后出现变化的反应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保持照射部位清洁,预防感染、坏死,是提高放疗敏感性的重要条件。
放射性皮炎是由于放射线照射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损害。本病主要见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及从事放射工作而防护不严者。可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表现为可逆性的毛发脱落、皮炎、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皮肤萎缩,皮脂腺、汗腺的损害和永久性的毛发缺失,甚至放射性坏死,继之形成溃疡。
一、临床表现
1. 急性放射性皮炎
由于一次或多次放射线照射引起,敏感者即使照射剂量不是很大也可以发病。潜伏期因放射线的剂量和各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长短不定,8~20天左右。可分成三度:
(1)Ⅰ度:初为鲜红,以后呈暗红色斑,或有轻度水肿。自觉灼热与瘙痒。3~6周后出现脱屑及色素沉着。
(2)Ⅱ度:显著急性炎症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有光泽,有水疱形成,疱破后成糜烂面。自觉灼热或疼痛。经1~3月痊愈,留有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等。
(3)Ⅲ度:红斑水肿后迅速组织坏死,以后形成顽固性溃疡。溃疡深度不定,一般可穿通皮肤及肌肉,甚至骨组织。溃疡底面有污秽的黄白色坏死组织块,自觉剧痛。很难愈合,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毛细血管扩张。损害严重者大血管闭塞,肢体发生干性坏疽。在溃疡和瘢痕上可继发癌变。
其中Ⅱ、Ⅲ度可伴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及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 慢性放射性皮炎
多为长期、反复小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或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转变而来。潜伏期自数月至数十年。炎症表现不显著。由于放射线破坏皮脂腺、汗腺、毛囊以及甲床生发层细胞而致皮肤干燥、粗糙、皲裂,毛发脱落,甲色暗晦,出现纵嵴、色素沉着及增厚,甚至脱落。
二、局部治疗及护理
1. 急性放射性皮炎:Ⅰ度和Ⅱ度红斑水肿明显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无水肿渗出的急性皮炎及慢性皮炎可选用温和无刺激性霜剂、软膏,如维生素E霜、10%鱼肝油软膏及其他护肤霜等,亦可选用皮质激素类霜剂或软膏。
2. 对溃疡性损害可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等,亦可用10%鱼肝油软膏或行氦氖激光照射,对顽固性溃疡可考虑手术切除并行植皮术。
3. 饮食上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输液治疗。
三、预防
预防为该症状的重中之重:
1. 放疗治疗的患者应穿着棉质的衣裤,避免摩擦照射野皮肤。
2. 放射前可涂抹赛肤润一类的油剂,防止放射性皮肤炎的发生。
3. 观察放疗后的皮肤改变,如已发生皮炎,应积极治疗,加强皮肤护理,并定期随访观察。
4. 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防护措施。
5. 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发现有病变倾向者应及时治疗,密切随访观察,以防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