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在谈到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时,大都知道“少食多餐、流质饮食、少油清淡、低脂高蛋白”等基本原则。但“少食”少到什么程度?“多餐”多到几顿饭?流质饮食何时可以过渡到固体食物?为什么要“少油清淡”?细细想来,这些“较真的问题”还真的让人感到困惑及难于把握。对此,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王宽教授指出,不同的患者,病灶部位不同,手术切除大小、部位不同,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也不同;甚至胃癌病人手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亦不同,这些都会对日后的饮食肯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针对胃部手术的患者群体,应给予他们更加个体化的指导,并大力开展科普知识教育。
胃有两个“阀门”,属于典型的“情绪化”器官
作为食物消化吸收的“预加工车间”,胃是从口腔到肛门全部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能够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在对食物起到储存、研磨、搅拌、相对简单的预消化后,将食物变成食糜,然后输送到小肠内,保证小肠最高效地完成它的消化吸收工作。王宽教授通俗地解释说,胃有两个“阀门”,一个在上方向上接于食道,即贲门;一个在下方下通于十二指肠,称作幽门。其中贲门关闭得非常紧,只有在进食时才开放,一旦食物抵达胃这个“预加工车间”后,贲门即落下“闸门”,确保食物不会返流到食道里,同时也保障了胃内强酸不会逆流进食道并对其粘膜加以腐蚀。而幽门状如漏斗,关闭状态下也有小的孔径,保证大块的食物在被“预加工”成食糜之前不易通过这里,当食物变成食糜后,幽门间歇性地开放,使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打个比方说,胃就像个聪颖的小朋友,是个典型的情绪器官。”王教授进一步解释说,说胃是情绪器官,一方面它能感受我们大脑的情绪,比如抑郁、焦虑、急躁、恐惧、悲伤、失眠的时候,它也没有“胃口”,工作效率低下,实际是副交感神经严重受到抑制的表现;而当我们愉悦、笑口常开、美梦连连时,它亦热情高涨,“胃口”大开。
如何与接受手术后的胃和谐相处,共渡难关?
“从上面的角度看,患者术后恢复中的胃更像一个‘新的小朋友’,经历了坎坷、磨难,有些忧郁情结,更需要加倍呵护。既然是新朋友,就要相知相识、相互适应、磨合与体贴。”王宽指出,在这个适应过程中,要尽量按规律尝试温和共处,不要过早试探它的承受极限,要细嚼慢咽,增加口腔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代偿“预加工车间”功能的下降。
同时,术后早期还要注意食物的理化因素。其中,食物的物理因素有流质饮食、避免粗糙、不要过热、过冷、过浓等。王宽教授解释说:现代外科中,消化道重建时已经很少采用手工缝合的方式了,吻合器械的应用更便捷、出血和漏等并发症更少,但吻合口边缘的水肿或多或少还是存在的。要避免早期摄入烧饼皮、硬煎饼等过于粗糙和边缘锐利的硬质食物,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粘膜损伤,加重吻合口水肿程度,严重的可能导致吻合口梗阻。
而避免过热、过冷或过浓的饮食,是因为绝大多数胃手术中幽门(下面的‘阀门’)是被切除的,这样的流质饮食(如热的甜牛奶、甜豆浆)更容易通过残余的胃进入小肠中,增加小肠的不适感,会引起程度不等的肠痉挛、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的可致低血糖,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医学上有很形象的称谓“倾倒综合征”,也就是不适宜的食物过快地抵达小肠引起的一组症状群。
“至于食物的化学成分因素,主要强调清淡少油腻、低脂高蛋白。”王教授指出,早期对油腻食物的限制摄取,是考虑到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会使胆汁以不同的途径与食物汇合,因此脂肪的乳化过程可能需要更长些的时间去适应。如果食物中的脂肪得不到很好的乳化,就不能在小肠内完全消化吸受,将引发脂肪泻。而术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影响则相对小。
术后如何循序渐进,过渡到常规饮食?
“接受过胃手术的人经常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以后每天吃几顿?每顿吃多少?”王宽教授的经验是,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每位患者残余的胃容量是不一样的,即使胃容量差不多,摄入同等量食物的主观感受可能也不一样。就进食的次数和每餐餐量,不得不提到饮食的个体化指导问题了。每顿吃多少合适,通常王教授给出的建议是:在没有出现不适症状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摸索“新小朋友”的极限,比如试着300、350、400、500毫升或更多,逐渐增加每餐的摄入量,比如达到500毫升时感到饱涨不适,以后每餐定量到400-450毫升,被最低总摄入量约2000毫升除,粗略估计进食4-5次,此外水的摄入量不必限制,其后可根据每个月体重的变化和主观感受予以调整。而个体化指导主要依据个体患者不同的胃切除部位、范围和消化道重建方式来确定。
每餐后是立即活动好,还是平卧一会好?
“这个问题与‘阀门’有关,更要个体化予以指导。”王宽教授说,没有了幽门(下面的‘阀门’),要注意的是过甜过热的流质饮食迅速进入小肠而引起的程度不一的“倾倒综合征”,所以没有了下面的‘阀门’,建议餐后平卧20-30分钟;没有了上面的‘阀门’即贲门时,建议餐后不要平卧,适量活动有益。全胃切除术后,上下‘阀门’都没有了,则宜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感到“烧心”或“食道烧灼”时,用酸性还是碱性食物中和?
王宽教授指出,当胃部分切除术后,因为有残余胃体还可以分泌一定量的胃酸,所以上诉症状首先应考虑是残胃分泌胃酸引起的酸性返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小肠内碱性肠液引起的碱性返流。通常,远端胃切除后可能为酸性返流,也可能为碱性返流;而近端胃切除术后多为酸性返流,极少数为碱性返流。在判定不清的时候,可多喝水稀释返流液的化学性,辅以粘膜保护剂,并改善通便。全胃切除术后一般都是碱性返流,应常补充酸性食物,如酸奶等。
胃切除术后已数年,要注意守住饮食禁忌的“底线”
很多病人接受胃手术已有好多年,饮食习惯成型,营养维持良好,“新的小朋友”已经成为融洽的“老朋友”了。对饮食上的一些禁忌有所放松,跨越饮食禁忌底线还是有危险的。王教授提醒说,有些食物是碰不得的:粘(如年糕、粘豆包、粘米饭)、烫、粗糙(如拔丝地瓜)、块大的粗纤维水果蔬菜(如菠萝、西芹、茄子皮)、没有发充分的发物(如木耳)等,上述每一种食物都曾带给胃手术后患者以真真切切的痛苦。
王宽教授告诫所有胃手术后的病人,“一定要照顾好自己那个‘聪明的、情绪化的小朋友’,学会永远和它温和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