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攻克医学疑难杂症是目前医学发展的趋势。针对结、直肠恶性肿瘤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的实际问题,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组织医学专家经过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依托多学科联合、多种诊疗模式有机结合的方式,积极改善结、直肠肿瘤病人的预后,提高了存活率,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近日,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结直肠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在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成立,首届结直肠肿瘤多学科协作组论坛同时举行,该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叶颖江教授等多位专家,围绕结直肠肿瘤诊断治疗的多学科协作主题做精彩讲座。
据王锡山教授介绍,结直肠肿瘤多学科协作专家组涵盖了医院相应的临床外科、内科、放射治疗科,以及影像诊断科、腔镜室、病理科等医技检查科室,成员包括相应科室的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疑难病例集合专家组的各位成员进行会诊,明确病人罹患肿瘤的分期,集体讨论制定符合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最后按照方案给予病人合理的治疗。对于治疗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向专家组成员进行反馈。该多学科协作组将定期组织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探讨结直肠肿瘤诊断治疗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期达到提升疾病综合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背景链接】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理念已经提倡多年,但实施状况堪忧。综合治疗并不是将各种治疗手段简单叠加或随意轮番应用,每个治疗方案均要因人而异,要经过多学科充分讨论协商后决定。这就要求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医生,都要做到不仅了解本学科治疗手段的特点和不足,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治疗手段的特点。如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就很容易导致肿瘤治疗的不规范行为。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 是实现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有效形式。其基本组成包括:肿瘤外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肿瘤放疗科医生,病理科医生,放射科医生,肿瘤基础研究人员(肿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护士,社会工作者等。甚至有人提出需要更多的参与者,诸如心理学家、物理治疗和语言治疗专家等。
在此借英国利兹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来强调MDT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该研究对7602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淋巴结数量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规定切除淋巴结12个以上才能认为病例可评价。对于每例患者均由实施手术的外科医生和发报告的病理学家共同署名。然后根据国家肿瘤同行评议(NCPR)的结果,按照这些外科医生和病理学家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指定其为MDT小组成员或非小组成员。这项同行评议由英国卫生部(UK Department of Health )主持,其目的是评估医生的治疗水平是否达到国家认可的标准。多学科专家组(MDT)中的专科外科医生规定每年至少要做20例结直肠癌切除术;而专科病理学家应该对大部分结直肠癌手术标本负责。专科外科医生和病理学家都必须常规参加MDT会议,讨论每例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最终研究数据显示,MDT外科医生比非MDT外科医生的淋巴结充分清扫率高40%。类似的,与非MDT成员的普通病理学家相比,MDT病理学家更容易从肿瘤标本中检测到12个以上淋巴结。根据这项研究结果,英国国家卫生部对结直肠癌诊治进行了深入改革,要求结直肠癌患者必须由结直肠癌多学科专家小组(MDT)进行治疗,确保所有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通常MDT的工作流程是患者经首诊医生拟诊为肿瘤后,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患者被推荐到相应的MDT专业组(如肺癌组、乳腺癌组、恶性淋巴瘤组等)。MDT根据分期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在明确患者分期后,按照临床治疗指南或临床研究方案,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这种工作模式的优点在于MDT中不同专科的医生均为长期从事某一肿瘤亚专业研究的专家,对某一种肿瘤或某一方向的研究能够跟踪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其诊治水平处于同行中的最高层次。经过多学科会诊和讨论,根据大家共同接受的治疗原则和临床指南,MDT可以做出适合具体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通过具体病例会诊和讨论,MDT进一步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增进对不同学科的了解,使大家对肿瘤学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保障最佳治疗方案的实施。另外MDT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它还具有设计和实施临床试验、开展基础研究、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等功能。
可喜的是,在我国一些医院已经成立了这样的多学科专家小组,每个小组均有固定的成员,共同参与会诊、综合查房、学术交流等活动。这种模式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