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加GAP 2014年会的感想
作者:生物治疗 黄小义
这次跟随赵长宏书记一同参加了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组织的、韩国首尔延世大学承办的全球姐妹机构交流大会。我们一行于4月30日夜抵达韩国首尔,第二天一早报道后,欢迎大会即在8点30分准时举行,由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主席Dr. Ronald DePinho致辞,题目是“共同创造癌症历史”。接下来的两天半时间是分专业在各个分会场分别举办讲座,最后由举办方根据参会者的研究成果评选出获得旅行奖励的报告人,在大会闭幕式上为这些人授奖,本人的报告“Up-regulations of exosomal miR-1290 and -375 predict unfavorable outcomes of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有幸获得大会评出的奖励并接受了延世大学肿瘤中心主席Dr. Sung Hoon Noh的颁奖。大会获得了圆满成功。四天来的会议安排很紧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心里对参加这次会议有很多感触。
出于专业的原因,我比较关注肿瘤的生物标记和免疫治疗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免疫治疗的进展情况,通过听取与会专家对各自领域的介绍,我对目前的前沿科学进一步加深了认识:
我们的优势:
1. 临床样本优势 通过与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组织库专家的交流,我们的临床样本的优势是巨大的,很多疾病标本在美国的专业组织库里面收集很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发病率在东西方的差异巨大,以三阴性乳腺癌为例,美国任何组织库中都仅有非常有限的标本,如果想做这方面的研究就只能依据很少量的标本。而一样的病例在我们肿瘤医院中很常见,这样的现状就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合作契机。但是鉴于国内对生物制品国际性交流的限制性政策,如何合作,尤其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临床样本的相互交流,这是一个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问题。
2. 人员优势 我们有很多临床和研究领域的从业人员,能够在保证日常工作的同时很方便的开展感兴趣领域的研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受过专业训练的、技能精良的、拥有高度专业精神的从业人员还相对有限。如何将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我们所有从业人员应该慎重考虑的。
我们的劣势:
1. 科研水平总体落后 这样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举个例子,筛选疾病相关基因方面,我们目前还是停留在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式研究水平,即使是大规模的组学水平筛选也仅仅是刚开展。横向比较欧美的水平会发现,研究程度已经由组学水平延伸到机制和功能甚至是应用研究。这样的差距,没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是弥补不上的。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坚忍的努力和百折不回的决心。
2. 硬件设施无法满足高水平的临床应用型研究需要 纵观研究水平较高的各大医院,其配套的研究设施均为世界先进水平,往往在一个报告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复杂而精细的研究平台支持。拿基因分型来讲,二代测序在欧美均已完全铺开,基本上稍好一点的医疗机构都会有二代测序依进驻并广泛开展了针对临床样本尤其是在肿瘤患者基因分型方面的应用。这样的应用一方面会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会对转化性研究提供了非常方便而且实用的平台。
3. 合作机制的缺失 合作在现在的世界是不可缺少的,单打独斗在过去可能出点小成绩,但是在研究水平已经处于火箭式急速提高的今天,没有合作就意味着被时代抛弃。合作,不仅仅体现在一个机构内部的、小规模的多学科人员交流和互补,同时也需要不同机构、不同层面的无缝链接。这点在我们医院尚未形成风气,反观欧美各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气氛弥漫在各个层面,各个学科,几乎无所不包,如果以一个生命科学工作者为节点的话,由他身上可能会发散出几十甚至是上百的联系人,这些人都是实实在在的合作者,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敷衍了事。这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提醒。在协作、协力、协同成为众多医疗机构发展的原动力的今天,如何迎头赶上,这不仅需要决策者在制度层面上的精心设计,同时也需要广大从业者摒弃一家之见、提高素质,将合作精神深植于内心。
4. 经费欠缺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确实是制约我们发展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我们由于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国力的增强而在近年来向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型研究提供的经费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制约,下发的经费相对集中,我们能够获得的实际经费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比如,一个中国的实施年限为四年的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平均为70~80万人民币,同级别的美国NIH下发的R01基金,实施年限为五年,资助经费一般在25-40万美元每年。以可比的价格来计算,同级别的基金中美之间的差距至少啊十倍以上。在目前研究配套设施、高端仪器设备及几乎所有的实际和耗材均为国外提供的现状下,我们应用与美国相差十倍的基金,来购买相同的仪器设备、试剂和耗材,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基础研究甚至是转化研究,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国家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我们院不放考虑一下,或者通过一些合作机制,或者通过顶层设计来进一步解决我们研究条件包括研究经费及研究平台紧张的问题。并且,所有研究参与者也必须考虑充分利用手头有限的研究经费,发扬节约办事的精神,争取把有限的基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会议的一点粗浅认识和心得,请长宏书记批评指正
参加GAP2014国际会议感想
作者:钱诚
2014年五月初在韩国首尔举办的Global Academic Programing 2014(GAP2014)国际会议是我2012年回国后参加的第一次会议。
本次会议我院派出以赵书记为首的前所未有的代表团(9人)参会,从医院领导到参会人员都非常重视这次难得的机会。从行程安排到出行前的会议,甚至出行前的一顿饺子,院里考虑的如此之周到是我没有想到的。参会人员是经过院领导精心挑选的院里的业务骨干,本人能在其列深感荣幸,也感受到院领导的深切期望,对年轻骨干力量的精心栽培。在此,向院领导给予的信任和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之余不禁考虑能否通过参加这次国际会议为我院的发展做出些贡献。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仅供院里参考。
1, 积累举办国际会议的经验:本次会议的举办还是相当成功的。会议的主办方是美国休斯敦的MDACC,承办方是韩国首尔的Yonsei肿瘤治疗中心。大会与会人数1000人左右,主要来自MDACC在世界各地的姊妹医院。国内主要有复旦肿瘤医院,中山肿瘤医院,天津肿瘤医院和哈医大肿瘤医院。会议举办的很专业,反应出MDACC不愧为世界肿瘤领域的No.1,同时也展示了韩国Yonsei cancer center 的不俗的实力。首尔的Yongsei cancer center 之前可以说没有什么名气,但借举办此次国际会议的机会向国际上充分展示了自己医院的管理和以人为本的医院设计理念。可以说给参会的各个国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们在组织大型国际会议方面虽然已经积攒了些经验,比如每年的国际乳腺癌论坛,但要想举办真正大型的国际会议,这方面的经验还需积累。
2, 敢于在国际会议上发出声音:本次我院有2个大会报告,无论是演讲内容还是演讲者的表现可以说是很成功的。我们不仅获得了好评,还能在其他演讲者的报告后站出来提问,积极的参与讨论,会后广泛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先在国际上有哈医大的声音,逐步完成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目标。与国外专家广泛交流建立关系是参加国际会议的一个重要的目的,这远比听报告,长见识重要的多。
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Yonsei cancer center本次会议前是不为人知的一个小医院。医院规模只有510张床位。但医院在国际会议的举办上相当专业,反映出医院高水平的管理。同时,医院借此次会议组织参观医院内部科室,充分向国际展示了医院的医疗环境和管理理念。给国际同仁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毫无疑问也扩大了医院在国际的影响力。这充分说明了医院不在大小,而在管理。我们作为肿瘤专科医院,规模没有综合医院大,床位没有综合医院多。但我们如果能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充分在我院推广,深化,无疑会把我们的肿瘤专科医院做得更为出色。
韩国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单明
首先感谢医院、老师给我创造了如此难得的机会赴韩国交流学习。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拥有如此不同于别人的如此美妙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哪怕只是短短3天,转眼即逝。但经过此次的国际交流学习,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见;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感觉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优越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更应该低下头来,向前辈医生们虚心学习,努力充实自己,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
1. 医生的职业体现:通过这次学习,发现以前自己对自身职业素养的理解存在误区。以前认为医生的素养在于有充实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一颗善良的心就足够了,因为拥有这些就能够治病、救人。但现在才知道,除了这些还要有得体的仪容仪表。感谢赵老师在这一点上给予的点拨和指正。我明白了医生是神圣的职业,这个职业给予他人的是关乎于生命的重要建议。试想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建议,如何能通过一个衣衫褴褛、没有认真、积极生活态度的人体现出来。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尊严都不认真的人,怎能对他人负责呢?仪表体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使命感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重视。所以身为医师,今后在这方面要积极端正自己的态度。
2. 专业知识的提高:这次会议汇聚了国际上、在相关专业领域上比较顶尖的医学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己增长了很多的知识、开拓了眼界、让我的研究体会更加深入;更让我真正知道了“一山更比一山高”。我下定决心,回国后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更加扎实地、虚心地把自己的科研基础打好、打牢。争取有朝一日,自己也有机会站在国际的讲台上,与国际专家互相交流、学习。
3. 生活态度的心得:韩国人民,给我的感觉就是热情、很有礼貌。接人待物温文尔雅,很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生活态度。其实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在这里我不想讨论什么人口啊、文化背景啊、教育体制啊以及国家政策啊,等等这些客观因素。我只想说,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教育和养成;特别是我们这些医务工作者。医生是替上帝服务于人民的,是上天的使者。我们这些天使都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你还怎么能教育和服务于别人呢?
4. 参观医院的心得:有幸参观了“Yongsei Cancer Center”医院,我只能用震惊二字来形容我的心情。总结一句话:他们的医院,真正做到了“人性化”服务。我们无论从设施上、环境上、医院的设计构造上以及治疗理念上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向韩国医院学习的。
韩国参加GAP会议学习、交流总结报告
作者:李志伟
应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和韩国延世大学癌症中心联合承办的GAP会务组邀请,我院共九名同事在赵长宏书记带领下于4月30日至5月4日赴韩国参会。
赵书记很重视此次会议,在参会前特别召集参会人员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访问,达到相互学习、提升自我,宣传医院、促进合作的目的。鉴于赵书记在会前的提点,我做了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所以在会议期间,有计划地选择一些讲座,多创造与专家沟通的机会。我觉得,通过参加这次会议,尤其是通过与相关领域专家的深入交流,不仅加深了与姊妹医院的友谊,也初步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收获颇丰。
现将我对整个行程的感受和有关参会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次会议汇集世界多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会,规模宏大,但会议方的接待、服务和对会议的安排井然有序,令与会者舒心而愉悦,韩方会议组织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优质的服务,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韩方充分利用本次国际性会议,不失时机地宣传韩国文化、宣传首尔延世大学癌症中心,并安排相关的参观活动。通过这种耳濡目染的宣传与推介,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代表都在或主动或被动的情况下了解了韩国文化,也对首尔延世大学癌症中心留下深刻印象。
三、这次会议,我有选择的聆听了一些消化道肿瘤方面的讲座。例如在胃癌领域强调分子亚型的确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目前分子靶向治疗在胃癌中的研究现状。在胰胆管癌领域,发现胆囊癌和胆管癌存在分子遗传学上的差异。以及在结直肠癌领域如何结合分子分型确立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通过这些讲座,使我学习和了解了消化道肿瘤的最新进展,在临床专业和科研方面有了新的思考。
四、利用会议契机,与相关领域专家广泛交流,在部分临床研究课题合作方面进行了探讨。例如一项二期临床研究是主要针对中心静脉置管与感染防控关系的研究,与我们科室开展的静脉输液港密切相关,通过与该研究的PI: Ray Hachem教授的探讨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此外,与部分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老朋友的再次见面和深入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友谊,夯实了院际之间交流的时效性,为今后开展务实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次参会收获丰硕。在此,真诚地感谢院领导给我这次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不仅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而且也使我明确了临床科研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赴韩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心得体会
作者:孟凡玲
2014年国际学术会议(Global Academic Programs 2014 Conference),于5月1日-3日,在韩国首尔召开。本次会议由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主办,会议有来自全世界各地各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在赵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我还做了关于科研课题的报告。这次的会议对我来讲,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对这次会议的感想与体会。
经过这次会议,我有机会目睹了许多学者的风采,更有幸聆听到了很多优秀的科研报告,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术,也进一步锻炼了英语口语,对于当前国际上医学前沿的研究方向及方法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此次会议给我提供了一个与来自全世界的学者交流的机会,这不仅是与其他单位建立合作的桥梁,更对后续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我的论文“Correlation of LAPTM4B Polymorphisms and Cervical Carcinoma”被大会论文集收录,并有幸在molecular markers分会场做了报告。这是我第一次用英语作报告,面对如此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尤其是看到同行的精彩报告后,仍然有些紧张。幸而得益于事先较为充分的准备,顺利地完成了此次报告,并获得了同行的掌声。通过这次报告,我得到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深刻意识到,英语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英语是世界语言,它是我们与外界合作与交流的桥梁。我虽然英语也通过了国家六级,但在英语口语方面,仍需加强学习,争取在日后,努力让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达到精通流利,只有通过英语交流,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其他国家的学者,才能从他们的评论中得知自己的可取和不足之处,才能获得更广泛的思路,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否则在科研领域中,即使有很多好的想法与观念,但由于英语口语水平有限,就会失去很多与专家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从下个月开始,我准备报名参加英语培训班,培养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另外,通过这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使我更加觉得出国深造的重要性,如果日后有机会,我一定争取出国学习的机会,学习国外更先进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争取回国后,更好地发展自己,并为我院的发展添砖加瓦。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样好的学习机会,能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更感谢院领导和我的导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的谆谆教导。通过这次大会,我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经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未来科研课题的研究方向,更加坚定了我未来要努力的目标。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工作,认真严谨进行科研实验,尽量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为我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