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这个让女人性感无比的器官,也会带给女性一些小烦恼——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这些不速之客的拜访,不仅会带走女人的美丽,有时甚至会带走女性的生命。在“三八”这个美丽节日来临之际,我院乳腺外科张国强教授告诉女人们,为了健康和美丽,要主动出击远离“胸险”!
把握好乳腺检查时机
啥时该查乳腺呢?张国强建议,如果乳腺出现疼痛、肿胀、乳头溢液和触及包块等症状时需要到医院做乳房的相应检测。乳房检查是检查乳房是否发生异变的常规检查。检查乳房的最佳时间一般是月经结束后的第7-10天左右,因为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乳腺的病变或异常容易被发现。而绝经后的女性则可随意选择检查乳房的时间。
乳腺检查很简单
有些人之所以不爱去做检查,是怕过程太麻烦。张教授说,乳腺检查其实很简单。
乳腺超声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5%-92%。乳腺超声能做不少事呢——
1.确定乳房内有无肿块及其大小、位置。
2.确定肿块是囊性或实性。
3.鉴别乳房肿块是良性或恶性。
4.介入性超声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学和组织活检等。
5.乳腺肿物的随访检查、术后检查、乳癌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同时,乳腺钼靶X线检查也备受推崇。它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这种检查可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肿块,特别是对于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其诊断性可高达95%。
啥情况要做穿刺
张教授介绍,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最好做穿刺取病理以明确诊断:
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腋窝淋巴结肿大——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良性乳腺病别怕
张教授强调,女人一说乳腺有病就怕得不行,其实大部分乳腺疾病都是良性的,不用怕。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有:
乳腺炎——是初产妇常见的一种病症,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积;或因婴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所导致。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病急,可伴有发热、畏寒,病侧乳房红肿热痛,出现硬块,最后形成脓肿等。
乳腺小叶增生——小叶增生以中青年妇女为多见,目前95%的小叶增生为单纯性小叶增生,单纯性小叶增生不会癌变,只有少数在显微镜下见乳腺导管上皮高度增生,特别是高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有可能会发生癌变。因此,有小叶增生的妇女可以定期做自我检查或去医院复查,以观察病情的变化。
乳腺纤维腺瘤——这种乳腺病常是年轻妇女好发的乳腺良性肿瘤,发病年龄高峰在20-25岁,雌激素是纤维腺瘤发生的刺激因子,纤维腺瘤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多为0.5-5厘米,瘤体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触诊有滑脱感,一般无压痛,不会引起皮肤粘连,也不会固定于胸肌。
乳腺囊肿——又称为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乳内肿物,常被误诊为乳腺肿瘤。
张教授特别提醒女性,对于明显考虑良性乳腺疾病,通过彩超和钼靶检测提示为良性小于1cm以下的乳腺纤维瘤和囊肿可暂不手术定期检测,单纯乳腺增生和乳腺炎均可保守治疗。只有当乳腺病灶一经病理证实为恶性时,医生才会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酌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