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和影像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逐渐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并取得较好的成效。近日,哈医大肿瘤医院副院长张艳桥在人民健康“院长谈改善医疗服务”系列访谈中介绍了发展MDT模式的经验与方法。
从起步到做大、做强
MDT是指由多个相关学科组成固定的工作组,针对某一系统疾病,通过定期会议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

据张艳桥副院长介绍,哈医大肿瘤医院2013年初开展MDT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邀请北京、上海等知名专家来院交流,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并亲自带领其团队参加其他医院的MDT讨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医院已建立了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骨科肿瘤等多个MDT团队,并已采取“三固定”,即固定的团队、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为门诊或者病房申请的患者进行MDT。目前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和“肿瘤联盟”,并把MDT经验推广到了基层,治疗效果很好,病人有所获益,深受基层医生和患者的赞誉。
MDT模式让医患均受益
张艳桥副院长强调,肿瘤是个大病,初诊、初治如有贻误的话会抱憾终身,所以MDT就很有必要。她以消化道肿瘤为例介绍说,MDT团队会由内科、外科、放疗、介入、腔镜、病理科、药学指导、营养师等十余个专家组成,大家一起为一个病人做诊治。
“这么庞大的团队我们不可能每个基层医院地跑,于是医院搭建了EMDT,即在线MDT模式,通过每月一次的网络连线会诊,十余家医院的专家共同出谋划策,更好地将MDT模式推广到基层医院”张艳桥副院长介绍说,开展MDT有三点好处:第一,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水平,无论是学科带头人,还是普通医生、基层医生都从中有所收获;第二,规范科学地诊疗,减少患者多家医院、多个科室的辗转奔波,同时让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甚至个别病人得到根治的机会。
借助互联网做符合国情的MDT
在谈到我国与国际MDT的差距时,张艳桥副院长说,近年来,MDT在我国大型医院得到较大推广,在诊疗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上,我国并不亚于欧美等国,但由于国内外医疗资源分配、医患比例的差别,导致MDT模式在国内外的推广程度不同,目前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现有医疗条件下更好地推广这一模式。
“要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刀刃上,做到符合中国国情的MDT” 对于MDT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张艳桥如是说。她认为可以借助互联网思维,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多学科诊疗模式,借助网络的便捷性,不仅可以节省就诊成本,同时能扩大受益人群,让MDT惠及到更多有需要的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