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院消化肿瘤内科的病房里近几天总有些好心人提着花篮来看望这位陌生却又熟悉的肿瘤晚期患者,他就是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好人朱占华。说到陌生也许我们没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在阿城坐过朱占华车的乘客,走过朱占华修的路桥的人对他却又是如此的熟悉。更让人感动的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决定把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出来,为社会做出最后的贡献。
“移植我眼角膜的人可以重见光明,这也算是我的重生了。”
今年61岁的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就产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起初这个想法一家人都反对。朱占华却说:“我死后要做最后一件好事,我的眼角膜还能给有需要的人看世界,我的骨骼还可以做标本,这就是我现在能做的。” 在朱占华的再三坚持下,家人终于尊重了他的决定。朱占华的老伴眼里含着泪水说,他这一生老做好事,老替别人着想,最后就随他去吧,了结他的心愿,帮他完成吧。
被病魔折磨的朱占华看起来略显瘦弱和疲惫,但在《捐献志愿者登记表》上填上自己名字的一刹那,朱占华的表情却毅然坚定,他用力地把名字清晰工整地写在了表格上。填完登记表后,朱占华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多日未见的笑容。
“如果想我了,就去我修建的宝华桥给我送个花圈”
说起宝华桥位于哈市阿城区宝山村,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朱占华曾经先后出资14万元,帮助阿城到宝山村这一地区修路、修桥,带领女儿为乡村学校捐款捐物,他的车上还制定了“老年人、残疾人免费乘坐”的规矩。有一次,村民带孩子去看病钱不够,他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还让售票员将这一天卖的车票钱全都给了这位应急的村民。并不富裕的他一直在默默地为别人做着好事,可以说,我们看到他如此的决定也并非偶然。
“我要把鲜花献给我敬佩的医生和护士”
刚过花甲之年,本应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在年前,却总是感觉自己的胃不舒服。为了陪老伴和孩子好好过个年,朱占华一直强忍着病痛,过完年就来到我院就诊,医生经过全面的检查,诊断朱占华的病是胰腺癌晚期,全身已多处转移。面对这样的结果,一直开朗乐观的老朱没有被打倒。相反,他还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捐献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朱占华所做的一切深深感动了周围的医生和患者,时常有不相识病友送来鲜花为他祈福。我院消化内科病房的医生和护士在得知他的事迹时,都纷纷表示这样的好人我们会尽所能来医治他。病房主任和护士长积极与疼痛科联系,研究制定方案减轻朱师傅痛苦。还与宁养院沟通希望通过基金会的支持减轻他治疗的经济负担。在记者临走时,朱占华向记者提出希望和记者一起将病房的鲜花献给对他关照的医务人员,并在媒体表示对他们的感谢。
现在的朱占华,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病痛侵扰,但病魔并没有侵蚀他骨子里的那份乐观、开朗,没有侵蚀他对身边世界的热爱和美好憧憬,没有侵蚀他内心中长存的那份善良与责任。爱的暖流在病房涌动,我们期待奇迹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