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患者版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哈医大三院)始建于1972年,是黑龙江省唯一集肿瘤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占地面积20.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220张,年门诊量120万人次、出院17万人次、手术5.7万例。拥有57个临床科室、21个医技科室、15个教研室、7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以及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筛查肿瘤最专业...详情
医院概况

电话:0451-86298000

传真:0451-86663760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南岗区哈平路150号

历史沿革
交通指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电话:0451-86298000

传真:0451-86663760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南岗区哈平路150号

新闻头条
党建云平台
科研公告
工作流程
人事动态信息
人事规章制度
人事工作职责
历史搜索

扫描二维码关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给其他人

扫描二维码进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微信小程序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为就诊“马大哈”们找回失物

作者:刘锐   来源:   发表时间 :2013-09-27    浏览次数:   

我院门诊有这样一支团队,她们每天不但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需要帮助就诊的“马大哈”们找寻失物,她们虽是清一色的女同志,但从未叫过苦喊过累,这就是我院的门诊导诊团队。每每失主握着她们的手不断道谢之时,她们总会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据门诊护士长朱晓麟介绍,门诊导诊护士共12人,年龄都较大,平均年龄46岁,她们工作都很辛苦,从早6:30站到晚4:30,一站就是一天,作为窗口岗位,她们不但要不厌其烦地为患者讲解,还要始终面带微笑。来医院看病的人比较多、比较杂,所以便会产生各种“马大哈”,这就练就了门诊导诊护士“福尔摩斯”的功力。背包、手机、钱、银行卡、身份证、医保卡各种失物天天不断,在医院最常见的失物便是检查化验单,护士们会通过手机接打过的号码、身份证上的地址、化验单上的检查科室和姓名等一系列线索找到失主,归还失物,对于冒领失物的人他们更是火眼金睛,能轻松地辨别真假。据悉,我院门诊失物归还率达100%。

医德医风办公室经常接到表扬门诊导诊护士拾金不昧的表扬信和电话。8月19日下午4点多,出诊的医生陆续离开了诊室,四楼导诊护士常昕、毕为新、胡亚茹像往常一样照例检查电脑、门窗是否关好,当他们走到胸外科的诊室时,发现桌上有个紫色的女士手拎包,她们第一时间把包交给了门诊部主任,大家打开包发现包里除了一沓现金外,还有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以及工作证,通过114查询找到了工作证上的单位,又通过单位找到了失主的电话,当护士常昕给失主打电话的时候,失主本人还不知道自己丢了包。

事后,据失主回忆说,近几日她胸闷咳嗽,怕家里人担心,她便一个人来医院做了几项检查,检查结果不太好,精神有些恍惚,走出诊室的时候只想着自己的病该怎么治了,结果把包忘了,“多亏有这些好心人了,我基本全部的证件都在这个包里呢。”

新护士能有这样高尚的品格离不开老护士的“传、帮、带”,一楼的导诊护士王苹在医院辛辛苦苦工作了34个年头了,每天6点多就会在导诊台前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护士长几次劝她多注意休息,她笑着说“我女儿上大学了,在家呆着也没什么事,能多帮帮患者就多帮帮吧,患者来看个病挺不容易的,比起他们我幸福多了”。正是这种幸福感支持着她努力地奉献着。每个病人挂号前都会在导诊台填个单子,随手便会把手机、身份证、包等物品落 在导诊台,捡到失物王苹挨个楼层、挨个诊室地喊病人名字,从一楼到四楼她一天不知要爬多少趟。“在医院丢的钱肯定都是看病的救命钱,帮助他们我们义不容辞。”

“丢东西找失主对于我们导诊护士来说是每天必做的工作”朱晓麟护士长话音未落,办公室的门轻轻敲了两下,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护士,她手里拿着张化验单,上面写着“肝胆外科、增强CT申请单、邓云祥”等信息,“护士长,快帮广播一下吧,患者应该没走远”护士焦急地说,不一会儿,化验单回到了患者的手中。

有这么一句话说得好,“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我院门诊导诊护士这个集体就是要做一辈子好事的团队。拾金不昧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了,用她们的话说“这只是件小事”,她们甘做医院这座大机器的一个螺丝钉,无怨无悔地为我院的品牌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