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宋女士三个月前感到乳晕部位发痒,以为是起了湿疹,并未在意,直到乳头出现溃烂才意识到乳房上的毛病并不简单,近日,她在我院检查确诊为湿疹样乳腺癌。“湿疹样乳腺癌极易被忽视或是被误诊”乳腺外科二病区黄元夕教授说。
三个月前宋女士感到左侧乳头、乳晕部位发痒,并逐渐出现脱屑、瘙痒等症状,她以为是普通的湿疹,就到药店自行买了软膏局部涂抹,开始用药几天似乎有些效果,但继续使用后不仅没有效果反而病变越发严重,以致乳头出现了糜烂。宋女士来到我院,经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湿疹样乳腺癌。
据黄元夕教授介绍,乳腺湿疹样癌是一种发生于乳头的乳腺癌,病人大多为年龄较大的妇女,平均年龄为50~55岁。病人多以乳头瘙痒、刺痛或烧灼感为首发症状,接着于乳头乳晕区域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病变可位于乳头表面的任何部位,以后发展为乳头红肿、皮肤增厚、粗糙,后期出现以乳头为中心的皮肤糜烂、渗液,有碎屑状脱皮,局部呈鲜红色。乳头表面可有糜烂,反复结痂(灰黄色或淡绿色、黄褐色)脱痂后有颗粒状肉芽面和少量血水性渗出或乳头皲裂。经敷药处理可一时性好转,后又复发。早期一般不伴有乳房肿块,因此,绝大多数患者误以为是皮肤病而去皮肤科就诊。由于该病少见,许多皮肤科医生并不认识此病,也误以皮肤病进行治疗。以至于到后来患者找肿瘤专科医生就诊时,往往已历经数月。但好在本病一般病程较长,如不合并乳房肿块,预后较好。
黄元夕教授特别提醒广大女性朋友:乳房位于体表,低头就能见到,伸手就能摸到,只要经常关心乳房,就能及时发现乳腺恶性肿瘤的蛛丝马迹,发现乳房的异常表现后,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如宋女士那样“想当然”,自己给乳房病变下诊断、开处方,以免延误了乳腺癌的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