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甲医院的发展理念中,非常看重“PDCA”原则,即制定计划(Plan),执行计划(Do),检查计划(Check),持续改进(Action)。“ABCD”是新三甲评审标准的从“D到A”的四个等级。带着题目中的疑问,我随同我院一行五人由曲国蕃副院长带领下,奔赴祖国的大脑
—北京,参加中国卫生论坛和中国医院论坛。
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在国家会议中心,无形当中也给我们这次北京行程,抹上了一道浅浅的民族复兴色彩。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参加了六会场中多次精彩演讲,其中有陈竺部长的方向指引,也有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许树强院长关于三甲复审心得体会。其中的PDCA和ABCD引用的次数最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记录下这三点不成熟体会同大家分享。
一、新的三甲评审抛弃了打分制,而是选用ABCD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是依次递进的台阶,只有达到了D级你才能到达C级,以此类推。每个台阶中规定项目背后,必须有关于这个项目的“PDCA”记录。也就是说,项目决定医院评审高度“ABCD”,但内涵“PDCA”决定它的生命。
二、新三甲评审标准是医院评审的又一次飞跃,它从第一次的注重医院基础硬件建设“ABCD” 的评审中脱颖而出,主要针对医院的内涵建设”PDCA” ,也就是软实力建设。其中一个强大的、稳定的、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平台,会赋予医院更敏锐的神经系统,会对那怕肌肤末端最细微的毛孔变化,都会做出反应,并记录在中枢。
三、“P”要有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D”要有核心的医院文化、“C”要有强大的信息化、“A”依靠“P+D+C”. 那么,从“PDCA”到“ABCD”究竟有多远?我们也都在路上,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但到了水深处,只能“游过去”。那么新三甲评审标准和 “追求卓越,创造健康” 医院文化相结合,可能就是通往再次辉煌彼岸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