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党委、直属党总支: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结合省委作风建设活动部署,按照省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黑高工委字[2011]28号)的要求,就进一步加强我校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作出如下决定。
一、强化宗旨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各级干部的政治本色,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校级领导班子应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群众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
二、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校级领导要心系群众,身体力行,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分管工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每位校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开展1次调研,写出至少1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调研要有明确的主题、明确的调研单位,通过有效形式和办法,掌握真实情况,年初制定计划,年终写入工作总结,保证调查研究能够落实到位。在调查研究中,要认真听取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究事务的规律性,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重大决策前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对学校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和重要文件、制度的修订,应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建立网上征求意见渠道,公开听取意见;对重要干部的任用,应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和尊重群众意见;对重大决策的实施情况、热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情况,应及时向群众通报。
四、密切联系群众,畅通同群众联系的机制
坚持和完善校领导接待日制度。畅通同群众联系的渠道,建立起与群众联系的机制,设定接待日、设立校领导信箱,能够保证定期地、经常地倾听群众呼声,加强同统战各界人士的联系,定期向他们通报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渠道了解社情民意。校级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科研、医疗第一线,贴近实际、服务师生,到教职工和学生中去听取意见。每年每位校级领导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不少于2次。主要领导和分管教学、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每年听课不少于4次。
五、密切联系群众,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
建立校级领导挂点联系群众制度和帮扶制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每位校级领导都要确定一个基层医院、一个班级、一个教研室作为联系点,对困难和矛盾较多的单位要重点联系和帮扶。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几件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难事。开展校级领导干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针对影响学校科学发展和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以及长期积累的复杂问题,有计划地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相对集中时间,走进基层、走进矛盾,攻坚克难。重视与群众的交流,面对面听取意见,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
六、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实绩,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通报学校发展建设情况,听取教职工、老干部和学生的意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的积极性。
七、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作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密切联系群众的需要出发,建立机制,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监督,把在实践中形成的联系群众的好经验好办法,及时通过制度机制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建立起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