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午。历经了春雨的洗礼、滋润,空气清新、草绿花艳,给人们重生的感觉。我院办公楼的五楼会议厅里座无虚席。当专家组成员走进会议厅时,满怀期待的我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当专家组宣布我院“三甲”评审工作“高分通过”时,全场沸腾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响起,既是送给莅临指导的专家组成员,也是送给医院、送给同事,也送给自己。
疾风知劲草
郑守华主任:护理部
听到“三甲”评审以高分通过时,我看到大家脸上持续多日的紧张、焦虑、严肃终于一扫而光,随之爆发出最灿烂、最幸福、最感动的微笑,那笑容是那么美!透过这些笑容,我仿佛看到了大家苦练操作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大家在夜晚挑灯背诵的身影,我仿佛也看到了科室护士得知检查结果后的雀跃与欢欣!
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全院职工家属默默的支持与奉献。是他们的理解和包容,给予了大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是他们的无私付出,让大家在岗位上有精力超越自我创造奇迹•••对此,我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众志成城,我们将以此次三甲医院评审作为未来发展的新起点,护理工作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更加注重内涵质量和外延建设,为医大三院辉煌的明天再立新功!
战略决定成败
护理部全体成员:
护理部郑守华主任在我们心目中最“帅”。这个“帅”既是指她作为引领我院护理航向的指挥官,又是指她率先垂范、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引领精神。在郑主任的引领下,护理队伍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护理管理者、护理工作者,还引来很多“金凤凰”——护理研究生、医大护理本科生,为医院护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早在三甲医院评审之前的那几年,郑守华主任就建立并不断完善着我院的护理文件体系及操作标准,在三甲医院评审前短短的24个日日夜夜,护理部全体总动员,完成了护理资料的全部修改工作,制定了324项可操作性强的《护理管理文件体系》等,夯实了护理基础,丰富了内涵质量。多年来,郑主任对护理工作进行了大量建设性地改进、可行性地创新,并真正做到精心组织、严格管理、认真落实。因为平日点滴工作的积累,在迎三甲医院评审过程中才能做到稳而不乱、忙中有序,就因为郑守华主任的脚踏实地、严谨敬业,我们护理工作才能在此次三甲医院评审中获得高度的赞誉,就像此次评审专家李桂贤老师说的那样:三院的护理团队是一个特别能吃苦、勇于奉献和具有高度凝聚力、极强战斗力的护理团队!
郑主任,您听到我们的掌声了吗?
喜雨润有声
张国莉(外科科护士长、胸外科护士长):
本着“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器官,而是一个人”的人文理念,我们科室的陆明慧、王丹两位操作组长对操作细节反复琢磨、细致的研究,并实施换位思考,互相为对方当患者,亲身体验护理操作带来的感受,不仅使操作更加流畅,而且在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的交流过程中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使护理操作越发自然、亲切、柔和、舒适。
徐世东(胸外科主任):
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在医生和患者间搭台,我代表科室全体一声感谢你们!因为我们科室特殊的工作性质,护士每天面对风险高、压力大的护理工作,护士们练就了精湛的技术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并在三甲评审的关键时刻为科室增光添色,科室为有你们这样优秀的护理团队而骄傲和自豪。
张淑彦(胸外科护士):
护理专家问我肺癌护理常规时,我只是想着自己是代表科室的全体护士将日常所作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细则转达给专家老师,当专家老师和蔼可亲地告诉我,“已经说了3页之多了,余下的不用说了,非常好”时,我真的有些意犹未尽,因为之前我们护士长答制度时不仅流利,而且一字不差•••
有爱就有希望
高惠宁(ICU病房护士长):
ICU科室是临床一线科室,既要求护理团队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有灵活的应变,活跃的思维能力。为了备战三甲,上、下夜班的护士晚走、早来练操作、完善护理文件、相互提问护理常规中的细节问题•••在此,要特别感谢护理部质控办的各位老师,她们不只是作为检查者,还经常充当患者,在体会中发现我们护理工作的不足,不厌其烦地陪着我们练操作,使我们的护理操作更加人文化、规范化。科里有几位护士怯场,各项制度、护理常规默写都不成问题,但人一多就紧张得,为了帮她们练胆,科主任和医生们多次主动担任表情严肃的“考官”•••
冉丽慧:ICU病房护士
感谢医院,感谢三甲,让我们学会了勤奋,勤奋促进成长;三甲我们学会了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三甲让我们学会了互助,互助就有爱,有爱就有希望。希望我们可以在医院的港湾里茁壮成长。
医院是船,我们是帆
袁英姿(中心手术室科护士长):
在积极准备、迎接检查的日日夜夜里,手术室护士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在手术结束后,按照三甲复审的要求逐项检查、不断完善科室的各项检查材料,她们经常是吃住在科室,即使这样也没有人喊累,也没有人抱怨。她们说,三甲复审不只是医院的事情、也不只是科室领导的事情,是我们大家自己的事儿,只有医院飞腾发展我们每个人才会有发展,才能有施展抱负的平台,才能把我们掌握的知识回报给社会•••我们骄傲,我们都是三院人!
老当益壮,因爱闪亮
郭丽明(消毒供应中心科护士长):
消毒供应中心共有职工25人,平均年龄45.5岁。自接到三甲医院评审的通知,科室全体人员也立即行动的起来,每日加班加点,周末不休息,把所有的手术器械及临床科室器械,重新进行手工清洗,使每件器械光亮如新;检查核对三年以来全部的清洗、消毒、灭菌及监测记录,做到准确无误;利用早会和中午休息时间,对核心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进行学习和考核,使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充满信心的迎接检查。消毒供应中心能够在此次三甲医院评审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成为医院的一个亮点科室,充分体现了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表达了消毒供应中心全体人员对医院的热爱!
人心齐泰山移
王梅(内科科护士长、内科五病房护士长):
“三甲评审”是挑战,带来压力,同时也带来动力。通过“三甲评审”不仅全面提高了护理的内涵质量,更促进同事间的和谐关系,大家在工作中互帮互助,在学习中资源共享,为了医院和科室的荣誉,大家的心更齐了,就连家属也在为我们加油、鼓劲。我科的护士曹仲茹经常在家练习操作、上班途中背职责、制度,6岁的小女儿在陪练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不仅学会了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在妈妈背制度缺字、少词时“严肃”指正•••如此万众一心、斗志昂扬,我院的评审三甲工作又怎能不“高分通过”呢?!
一路勤苦喜极泣
赵敬先(肝胆外科科护士):
当评审专家让我准备胃肠减压操作用物时,我的激动多于紧张。这段时间,为了全身心投入创建工作,我把17个月大的儿子托付给婆婆照顾,先生也主动承担了所有家务让我无后顾之忧。说实在的,准备了这么久,我希望自己被抽中,代表医院接受专家的检阅。当李桂贤告诉我“你考得很好”时,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了。是的,这一路的辛苦都是那样值得!
红花绿叶尽是歌
李惠燕(放疗科护士长、放疗二病房护士长):
护理专家组老师没有到我们科室来,科室人员都有些怅然若失,因为大家都尽心尽力地做好了各种准备,就像冲锋号吹响了,我们还没上场战役就结束了•••我坚信,虽然大多数科室没能历经接受检阅,但大家的心始终和全院职工战斗在一起。
路漫漫其修远兮
全院护士心声:
在医院及护理部的领导下,在整个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护理工作评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将取得的成果固化到日常护理工作中,保持常态、持续改进,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