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医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精神,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服务创先
在服务中体味珍贵
中秋节前夕,党办支部跟随宁养院来到七政街家一个癌症晚期患者家做义工。宁养院服务对象是贫困癌痛患者,这些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基本丧失了针对肿瘤的积极治疗,只能通过姑息、镇痛治疗,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是一位晚期胃癌患者,由于治疗耗尽了家里的积蓄,亲属已无法负担下去。现在,他只能躺在床上,深受癌痛的折磨,等待死亡的降临。夫妻双双下岗,还有一个26岁脑瘫儿子的一家人只能靠低保金维持生活,每每频临痛苦绝望的他,想到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心中总是燃起希望。可病魔是无情的,病人身体情况已经很差,我看见他时脸都是铁黑色的了,和脖子明显两个颜色,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嘴里不停的说着“为了孩子、为了孩子……
当我们走进七、八米的房间,宁养院工作人员细声询问病人止痛药使用效果,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依据病人病情的发展,调整了止痛药的剂量和给药方式。我在一旁仔细的聆听着医生的讲话,注意到他们对病人那和蔼的神态,病人交谈时对医生的信任,气氛是那么融洽。当我们要离开时,患者热泪盈眶,我内心被深深震撼了:宁养院医护人员在减轻病人癌痛的同时,用他们的爱心感动了患者。
透过病人和家属那充满敬爱与感激的目光,让我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宁养医生的价值,诚如李嘉诚先生在致书宁养院工作人员时写下的那段话:“人生几何,能为一个身心被病魔折磨的人送上一服止痛药、一丝温暖、一份关心,他们肉体会立竿见影地止痛,心灵同时也会得到爱的滋润,这是何等尊贵的工作!在共谱生命心弦的休止符时,我们对病者不舍不弃的爱心关怀,一生将感到骄傲和无憾,因为人类灵魂高贵的情操和品质,藉着你们博爱无私的奉献,在永恒中得以呈现和实践。在日落的那边,眼泪忧伤变为温柔的祝福。”
加入义工,是个感受幸福的起点;服务患者,才能珍惜今日,体味人生。
关爱莘莘学子,打造才貌双全
——院经纬医院整形美容科专家走进高校
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各大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门槛也是越来越高,其中,很多大企业特别是外资、合资企业对求职者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面试官将应聘者“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表是天生所致,而随着医学的发展,“改头换面”已不再是奢侈的欲望。当今各大高校的学生特别是女性学生已经开始有了靠整形美容而改变形象的理念。然而,高校学生到底适合什么样的整形美容方案?哪个时期是做整形美容的最好时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医疗机构?这些问题在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心中没有答案,迷茫的大学生们往往因不了解这些而造成了损失,或错过了最佳的美容时机、或误信了一些私人诊所而造成整形失败甚至毁容……
针对大学生整形美容的现状,2010年9月29日,院经纬医院整形美容科派出专家组,应邀赴黑龙江省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同学们开展了一次精彩而实用的讲座。此次讲座的专家是:整形美容科主任刘明宇、主治医师周军敏。两位专家分别从各部位的整形手术、体表肿物治疗、激光美容等方面为同学们讲座。
此次前来听讲的学生达200余人,专家的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整形美容的理念,同时,走出了以往的误区。刘明宇主任在接受电视台采访中指出:因对整形美容行业的不了解使很多爱美的同学走入了误区,花了钱、遭了罪,却不但没有美容,反而“毁容”了。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医生,他多少次痛心地看到一些正是花样年华的大学生因在一些“黑诊所”毁了容而找到了他,看着孩子们那几近绝望而又带着期盼的眼神,刘主任常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此次讲座,只是一个开始,院经纬医院将与各大高校联手,为莘莘学子们提供规范的整形美容医疗环境,打造才貌双全的人才,在成功的路上,助学子们一臂之力!
宜人的秋季,真挚的关怀
——院经纬医院专家组赴中央大街义诊
秋高气爽,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整形美容的最佳时期。2010年9月30日,院经纬医院专家组应黑龙江省日报社《家报》栏目的邀请,赴中央大街参加了《家报》十三周年报庆活动,同时开展义诊活动。
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家是:中医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袁淑华、口腔科主治医师闫嘉群、整形美容科主治医师周军敏等。专家们分别从其专业角度出发,为患者答疑解惑。一位老大娘被多年的腰间盘突出所困扰,由于惧怕手术治疗,而一直不敢到医院就医,副主任医师袁淑华从中医的角度为该患者制定了保守治疗的计划;一位老大爷的门牙因压根发炎而疼痛难忍,几乎要到医院将牙齿拔除,主治医师闫嘉群为老人制定了治疗计划,保住了老人的牙齿;一位中年妇女一直感觉眼睛睁不开,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主治医师周军敏诊断出该患者患有眼肌无力,只要做一个提拉眼皮的小手术即可解除困扰……
初秋的凉意渐渐袭来,而在这美丽的百年老街却涌动着阵阵暖流。妙手仁心,院经纬医院的专家们无私地为百姓奉献着。
管理创先
我院召开医疗科研工作会议
9月30日,医院2010年医疗、科研工作会议在办公楼会议室召开。来自各科室的正、副主任医师及机关管理干部三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冯军书记主持,副院长庞达、王锡山分别就科研、医疗工作做总结和规划。
王锡山副院长首先对前一阶段的医疗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意见,明确技术创新和医疗质量是医疗工作的管理重点。同时也指出,今后一个阶段,医院将把优化医疗服务,科学诊治和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做为工作重点,提升医院的医疗实力与水平。庞达副院长总结了近些年科研工作取得的喜人成果,同时也根据医院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今后科研工作的发展做出具体部署。他指出,科研工作要紧密围绕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恶性肿瘤病因学研究、侵袭与转移机制、表观遗传学、肿瘤微环境等问题长期、深入地开展研究。组建多学科团队,向国家级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发起冲击。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完善科研条件,开展学术交流与协作,使医院的科研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徐秀玉院长总结指出:这次医疗科研会议是响应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一次会议,是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一次会议。今年制定医院“十二五”规划,将要建设以肿瘤专科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医院。医院要以医疗为基础,培养医学人才,建设研究型临床教学医院。同时,徐院长对今后临床科室发展提出要求,要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加强科室建设,推进医院整体发展。
医疗创先
结肠癌治疗切莫半途而废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得了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积极勇敢的面对,是可以战胜病魔的,但癌症的治疗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哈医大附属第三医院内八科主任张艳桥教授提醒我们,结肠癌治疗切莫半途而废。
两年前做了结肠癌根治手术的张女士,张女士认为手术做得很彻底,没必要再作进一步治疗,术后化疗又费钱又遭罪,得不偿失,于是不顾医生的建议,终止了治疗计划,也没到医院定期复查。近来忽然觉得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右侧卵巢有一肿块,被诊断为肠癌术后卵巢转移,需再次手术治疗,这时,张女士后悔莫及。
据哈医大附属第三医院内八科主任张艳桥教授介绍,结肠癌的复发率高30%—50%。为了防止结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经合理治疗,患者出院后应坚持定期随访。一般主张第一年每隔2-3月复查一次,第2-5年每3-6月复查一次,而5年以后可每隔一年左右复查一次,直至终身。一些结肠癌患者在术后的最初几年,严格遵守医嘱认真随访肠镜,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忽视了随访的重要性,这就为结肠癌复发和转移埋下了隐患。
张教授提醒,预防结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术后化疗也是必不可少的。结肠癌术后应适当地辅助进行化疗来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以有效防止结肠癌复发和转移。提起化疗,患者大多畏忌化疗带来的一系列毒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厌食甚至脱发等。但随着医学水平的迅猛发展,靶向口服化疗药的出现使化疗药物有了创新性的突破。靶向口服化疗药如卡培他滨区别于传统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必须在肿瘤细胞中酶的作用下才能产生杀毒作用,对正常的人体细胞损害很小。而且,患者可以在家中接受化疗,既减少了去医院的麻烦也减少了化疗痛苦。
此外,结肠癌同其他癌症一样,除了机体的康复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心理康复。结肠癌患者如果精神压力大,心情烦躁,对治疗效果忧心忡忡,很可能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肿瘤复发转移。因此,要降低结肠癌术后复发的风险,患者还需保持乐观的心情,搭配合理的饮食,并注意休息。
我省首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一期重建术在哈成功
近日,我院乳腺外科为一名女性乳腺癌患者成功开展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乳房一期重建术,完美再造女性乳房,在我省开创了游离皮瓣乳房一期重建术的先河。这一技术将能够惠及部分乳腺癌患者,解决她们患病后因手术失去乳房的苦恼。
据我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张国强教授介绍,在黑龙江省,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近5000例,约占女性恶性肿瘤的15%。早期发现的乳腺癌,可做保乳手术,不影响形体。但是当诊断时机较晚、肿块较大时,病人多半就已经不适合保留乳房。随着社会发展女性愈来愈注重形体美,因此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愈来愈受重视。令人欣喜的是,国际先进的乳腺癌手术重建技术——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的乳房再造术已经被证实能够很好地帮助术后患者重塑身型,继而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和个人信心。
张教授指出,乳腺外科每年完成乳腺肿物切除手术接近四千例,占全省乳腺疾病手术的一半以上,其中部分患者选乳房一期重建术。以往开展得比较成熟的一期重建术硅胶假体乳房重建术和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重建术,都能够使患者能够重塑身形。张教授特别强调,任何乳房重建的方法都是乳房无法保留之后不得已采用的方法,防治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还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不用切除乳房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医院文化
医院纪委举办“廉荣腐耻 争先创优”书法展暨书法笔会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反腐倡廉文化氛围,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精神,歌颂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结合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医院纪委于2010年9月17日举办了“廉荣腐耻 争先创优”书法展暨书法笔会。
在此次书法展活动中,各党支部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动员和组织了作品的报送,给予书法爱好者展示的平台,借笔抒情,以墨达意。件件作品体现了倡廉的主题,抒发了书法艺术的意境,展示了挥毫泼墨的美感。
此次书法展暨书法笔会,得到了学校、医院上下的通力支持,学校纪委领导亲临笔会,医院赵长宏、马长富、许卉等院领导陪同学校纪委领导一同参观或到场贺彩。马洪坤书记即兴现场挥毫泼墨,康向华副书记留言赞誉,哈医大四院的李文君、孙贺征二位主任也分别留言祝贺。
最终,检验科孙兢的作品喜获一等奖,邓鸿飞、高汉等13人的作品获二等奖,李洋、罗佳宁等23人作品获三等奖。
赛场上展示风采 竞争中追求卓越
——我院2010职工田径运动会圆满成功
金风送爽,银菊吐蕊,9月25日,在院领导班子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群团工作部的组织、策划、协调下 医院2010年职工田径运动会隆重开幕。共有11个支会的千余名职工参加此次盛会。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召唤下,我院全体职工秉承追求卓越,创造健康的理念,将在赛场奋力拼搏,争创佳绩。
精心策划、周密编排、时尚新颖的开幕式
精彩纷呈的入场式,展示了职工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灵活变动的队形,豪迈有力的步伐,整齐嘹亮、富有个性口号,预示本届院运会将是一届屡创佳绩、精彩连连的运动盛会。象征十全十美的焰火飞上天际,向社会昭示我们三院追求卓越,创造健康的文化,100位白衣天使手持象征万事顺意的600只气球,在主席台前放飞,带去我们三院人对大众健康的期望。2010羽象征健康、自由、和平的鸽子在运动场上空飞翔,代表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祝愿,祝愿我们的祖国生日快乐、伟大昌盛、繁荣富强!
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群情激昂的大会致辞
校党委副书记曹景文、副校长刘文川、李兰芝主席、李晓敏主任及院班子成员等领导莅临此次盛会,我院党委书记冯军致开幕词.他说:国运兴,体育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彰显了一个强国的威严。近年来,医院坚持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利益为重的工作原则,秉承“追求卓越、创造健康”的办院理念,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肿瘤专业医院为目标,倡导以健康为主题的医院文化,塑造和展示医院健康、良好形象。医院健康文化所具有的向心力,医院发展所产生的吸引力,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预祝运动员们再创佳绩。同时,提前祝大家国庆节开心愉快、全家幸福健康!
速度与力量的较量、精神与意志的对抗
8:00整徐秀玉院长宣布比赛正式开始,整个赛场顿时沸腾起来,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你看那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长跑是考验选手体力和毅力的项目。它虽然不如短跑那样让人兴奋,令人激动,但是绝对比短跑更加让人感动。再看那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也个个摩拳擦掌,毫不示弱。跳高跳远的运动员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拼尽全力,即使失败也毫不放弃。参加铅球比赛的选手互相竞争,成绩越投越远。
激烈争夺、奋勇争先、屡创佳绩
经过激烈争夺,诊断门诊支会、外科支会、药剂内科支会分获冠亚季军;联合(二)、门诊、药剂、外科、内科五个支会获得精神文明奖。
院运会是医院中流动的平台,是对职工综合实力、精神风貌、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和顽强拼搏精神的一次大检阅;为每一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实践与锻炼的机遇,是智慧、能力和品德的挑战;是展现职工风采的一个窗口。 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盛会,期待再创辉煌!
一起做早操吧
金秋时节,落叶都已在风中摇曳起舞,每天总是守在小小格子间内的您,是不是也应该运动一下了,来,伸伸胳膊、伸伸腿、转转脖子、扭扭腰,和我们一起做早操吧。
一天之际在于晨,每天清晨8点整,我院办公楼门前都会准时响起“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一二三四……”激扬的乐曲声。百余名员工整齐划一,开始做早操了,他们中有新入院的员工,也有年近6旬的老者,尽管姿势不够规范、动作不够标准,尽管天气越来越冷,但大家对早操的热情依然高涨。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舒展舒展筋骨,活动活动身体,10分钟的早操时间,让我们精神抖擞,朝气蓬勃的工作一整天。
我们是健康的组织,我们做的是健康的事业,来吧,和我们一起做早操,一二三四……做个健康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