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1],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国内各医院胃癌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30%~50%,其中进展期约为40%,早期约为90%,可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提高胃癌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其死亡率的唯一途径。目前诊断胃癌的主要方法是纤维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通过胃镜取胃粘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被称为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由于这两种检查方法必须要求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操作人员,费用高,而且病人很痛苦,结果使不少患者望而却步,对亚临床症状患者尚不能作为普查手段。而早期胃癌缺乏一定的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一般的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能暂时好转,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来就诊时,往往病情已属中、晚期,使胃癌难以早期发现,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胃癌的预后。这使得人们希望能有一种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非介入性、便于动态监测等优点的检查方法,能筛选出胃癌的高危人群,最好对胃癌能进行早期诊断。
胃癌高危人群及癌前疾病的有效筛查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萎缩性胃炎和胃粘膜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年来,许多科研人员致力于探索诊断胃癌及癌前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MG7抗体是由胃低分化腺癌细胞株MKN-46-9直接免疫BALB/C小鼠制备的一种单克隆抗体,它所识别的MG7抗原是一种胃癌相关抗原,MG7-Ag在正常胃粘膜中不表达,在其他恶性肿瘤细胞系中低表达,在胃癌细胞系中优势表达,但MG7能否成为胃癌诊断的有效阳性标志物,有待深入研究及评价。胃蛋白酶原C(pepsinogen C,PGC) 是胃粘膜细胞分化的终末产物,是消化功能逐渐成熟的一种标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GC的变化可以反映胃粘膜病变及分化程度,在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细胞中PGC表达减少,同时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A(pepsinogen A,PGA)和PGA与PGC的比值下降, 但是PGC能否作为判定胃癌或胃癌前疾病的有效阴性标志物,有待于深入研究及评价。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染色方法和ELISA法首创性地对胃癌前病变及胃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MG7-Ag和PGC-Ag进行联合检测,来观察二者的动态表达情况;以确定血清与组织中MG7-Ag和PGC-Ag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血清与组织中MG7-Ag和PGC-Ag表达与胃癌癌前疾病分级的关系及癌变风险预测价值。
目前,对于胃癌前病变患者中的高危人群进行定期复查及病理形态学检查很难做到并且单靠病理形态学检查确定哪些癌前病变具有癌变的可能存在一定难度。组织MG7-Ag的表达增高和PGC-Ag的表达降低可以反映胃粘膜的增生异常、分化不良及恶性程度,对胃疾病的发生、发展能起到监控作用;对于萎缩性胃炎和异型增生这类癌前疾病的恶变倾向,能起到预警作用,对胃癌早诊和筛查可以起到重要作用。而以血清为标本,具有非侵入性、标本方便获得和成本较低的特点,是更适合临床应用评估胃粘膜病变癌变风险的监测手段,对阻止胃癌的发生及早期诊断胃癌方面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