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王阿姨在人体最大的静脉干上长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瘤,由于肿瘤位置刁钻,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无法手术……8月5日,哈医大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邰升教授、徐海涛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一场“天花板”级别的手术,采用“下腔静脉肿瘤切除+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为王阿姨架设“人工隧道”顺利除瘤,使其重获新生。
数天前,67岁的王阿姨在体检时发现其肝后下腔静脉区有一个软组织密度影,考虑为肿瘤。由于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脉干,血流量大,因此多家医院拒绝为其手术。经过多方打听,王阿姨和她的家人慕名找到哈医大肿瘤医院寻求帮助。
王阿姨入院后,邰升教授详细地询问了病情,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她的下腔静脉肿瘤大小约4.7×5.5cm,并且位置极其刁钻,处于肝后下腔静脉区,如果任由肿瘤继续生长将影响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严重会危及生命。为了切除肿瘤,解除下腔静脉阻塞的问题,决定为王阿姨进行手术治疗。
为保证术手术的顺利进行,专家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针对性的准备了多个手术方案。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默契配合下手术如期进行。术中发现,肿瘤与肝脏尾状叶及第二、三肝门关系紧密,需要小心掀开肝脏,暴露手术区。手术的关键在于血管的重建,由于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脉干,血流量很大,手术时需将肿瘤周围的血流阻断,但阻断时间又不能太长。切除肿瘤后,再用人工血管代替病变的血管,起到类似“隧道”的作用,与下腔静脉上、下端重新缝合,同时保证吻合处血管血流通畅。可以说,手术风险极高、难度极大!
邰升教授、徐海涛教授手术团队通力合作,凭借高超的技术,阻断下腔静脉23分钟,手术全程仅用两小时四十分钟,术中出血量不超过100ml,最终为王阿姨进行了“下腔静脉肿瘤切除+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切下一个约4.7×5.5cm大小的肿瘤,重建了一段8cm长的“人工隧道”,使下腔静脉顺利重新“运转”。
据邰升教授介绍,下腔静脉肿瘤十分罕见,发病率不足十万分之一,以中老年女性多见,由于肿瘤位置隐匿且生长缓慢,早期常无症状或仅引起恶心、呕吐、腹痛、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因此邰升教授特别提醒大家: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检查提示下腔静脉附近有包块时,应考虑是否存在下腔静脉肿瘤,早诊断、早治疗。
邰升教授是哈医大肿瘤医院院长、我国肝胆胰外科领域知名的中青年专家,在东北地区较早开展了“联合肝脏离断及门静脉结扎的分次肝切除术”,率先开展了“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和“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在全国开创性完成了“废弃肝脏脾窝异位辅助肝移植”。哈医大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邰升教授带领的团队,勇闯手术禁区,完成一个又一个肝胆外科“天花板”级别的手术。此次开拓性地进行下腔静脉肿瘤切除术+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标志着该团队在肝脏手术技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创造生命奇迹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踔厉前行。